渔歌唱晚西岭归帆,木质渔船何去何从—探访最后的木船作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8月1日通讯员:李薇
盛夏蒸腾着的水汽伴着略腥的海风扑面而来,海面上零星漂泊着几艘渔船,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些或许是红岛上少有的木质渔船了。而在胶州湾北部的一个沿海岬角,有着最后的一批木制渔船工艺传承人,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拥有着最后的木制渔船手艺。“渔盐耕读”是红岛居民世代传承的古老文化基因和镌刻在骨子里的渔村记忆。然而,因为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工艺传承的后继乏人,木质渔船工艺发展已经岌岌可危。为了揭开渔村百年记忆,再现红岛渔船历史,队员们来到了邵哥庄村仅存的木质渔船作坊,探寻红岛往事,与传统木质渔船手艺人一起畅聊渔船制造技艺,共话非遗文化魅力。
8月1日上午,队员们集合出发,前往红岛邵哥庄村木质渔船厂,沿着空旷曲折的公路向着胶州湾海边行进,经过了几个颇具特色的海边村落,顺着狭窄的土路到达了目的地,一个传统木质渔船渔船作坊映入眼帘,一艘已完成大半的渔船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木船已初具规模,大致成型。据目测十几米长,三四米高,通体木质,显得格外庄重大气。由于天气炎热,船厂并没有工人们工作,我们也得以与船厂厂长刘叔有较长的时间攀谈畅聊。
“现在厂里有8个会手艺的师傅,基本都是50岁以上。”刘叔介绍道,“大家年纪大了,平时一般能有五六个人上工就不错了。”队员们了解到,刘厂长在十几岁时跟随父辈学习木质渔船手艺,在当时落后闭塞的村落里,制船手艺因兼具稳定性和收益较高的特点备受大家青睐,手艺师傅会筛选具有天赋的年轻人传授制船手艺。长期以来,木质渔船制作工艺都是师徒传承,言传身教,难以形成系统的语言文字,对学徒的天赋和悟性要求较高,学徒期较长,一般三到五年才能出徒,还要在工作中自己摸索学习。
木质渔船从选材加工到成型交付有100多道程序,全部由手工制作完成,对船体制造的把握大多采用眼看,手柞,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靠经验掌握,手艺人们都是在一步步摸索学习中达到最终炉火纯青的工艺水平。据刘叔介绍,一般的渔船制造需要两个月,我们入厂时看到的在造木船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完工交付。“造船特别考验眼力,全靠眼去看,用心去量。”刘叔表示造船全靠经验,制造一艘木船的过程十分复杂,所有的流程要熟记于心。选材方面,龙骨采用俄罗斯进口松木,其余使用上好槐木。流程方面,先铺龙骨,然后定盘,艌船,做橹,做舵,做桅杆和帆,做锚,最后刷漆完工交付。“一艘船大概三四个师傅就能造出来,现在吊装打磨可以用机器,方便的多。”尽管刘叔语气中很轻松,但从他黝黑的肤色和健壮的身躯上能看出来,手工造船工作并不轻松。
一艘常规的出海捕鱼渔船约重20吨,成本大概四十万,其中人力成本就占四分之一。刘叔提到现在木船主要是靠附近渔民的订单,顾客都是慕名而来。“不用政府宣传,平常的订单大家能按时交工就很好了,工人们年纪都大了,也不图挣钱。”刘叔说起自己的船厂言语中透露着骄傲,但是提到以后的发展,“没有学徒了,年纪最小的也是四十多的。”木质渔船手艺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岌岌可危,一方面钢铁船舶以其更好的安全性排挤木质渔船,另一方面年轻人学历的普遍提高对传统体力劳动的排斥,木质渔船的发展前景堪忧。
传统行业在现代工业发展的同时逐渐落寞,传统工艺也在保留本色和适应时代的夹缝中生存,一个地方传统的生产方式会给这个地方留下深刻的文化烙印,木质渔船在五百年的发展史中已然成为了红岛的文化名片,根植于红岛的精神灵魂之中。如果听任传统文化在冲击中流逝,渔盐耕读的非遗文化最终消失于历史洪流中,人们终有一天会遗憾不已。唯有传承文化,寻得传统文化前行之路,才能延续我们的精神文化,固守我们的灵魂栖息地。
http://www.dxsbao.com/news/1259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