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渔歌唱晚西岭归帆,木质渔船何去何从—探访最后的木船作坊

作者:李薇

渔歌唱晚西岭归帆,木质渔船何去何从—探访最后的木船作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8月1日通讯员:李薇

  盛夏蒸腾着的水汽伴着略腥的海风扑面而来,海面上零星漂泊着几艘渔船,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些或许是红岛上少有的木质渔船了。而在胶州湾北部的一个沿海岬角,有着最后的一批木制渔船工艺传承人,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拥有着最后的木制渔船手艺。“渔盐耕读”是红岛居民世代传承的古老文化基因和镌刻在骨子里的渔村记忆。然而,因为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工艺传承的后继乏人,木质渔船工艺发展已经岌岌可危。为了揭开渔村百年记忆,再现红岛渔船历史,队员们来到了邵哥庄村仅存的木质渔船作坊,探寻红岛往事,与传统木质渔船手艺人一起畅聊渔船制造技艺,共话非遗文化魅力。

  8月1日上午,队员们集合出发,前往红岛邵哥庄村木质渔船厂,沿着空旷曲折的公路向着胶州湾海边行进,经过了几个颇具特色的海边村落,顺着狭窄的土路到达了目的地,一个传统木质渔船渔船作坊映入眼帘,一艘已完成大半的渔船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木船已初具规模,大致成型。据目测十几米长,三四米高,通体木质,显得格外庄重大气。由于天气炎热,船厂并没有工人们工作,我们也得以与船厂厂长刘叔有较长的时间攀谈畅聊。

  “现在厂里有8个会手艺的师傅,基本都是50岁以上。”刘叔介绍道,“大家年纪大了,平时一般能有五六个人上工就不错了。”队员们了解到,刘厂长在十几岁时跟随父辈学习木质渔船手艺,在当时落后闭塞的村落里,制船手艺因兼具稳定性和收益较高的特点备受大家青睐,手艺师傅会筛选具有天赋的年轻人传授制船手艺。长期以来,木质渔船制作工艺都是师徒传承,言传身教,难以形成系统的语言文字,对学徒的天赋和悟性要求较高,学徒期较长,一般三到五年才能出徒,还要在工作中自己摸索学习。

  木质渔船从选材加工到成型交付有100多道程序,全部由手工制作完成,对船体制造的把握大多采用眼看,手柞,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靠经验掌握,手艺人们都是在一步步摸索学习中达到最终炉火纯青的工艺水平。据刘叔介绍,一般的渔船制造需要两个月,我们入厂时看到的在造木船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完工交付。“造船特别考验眼力,全靠眼去看,用心去量。”刘叔表示造船全靠经验,制造一艘木船的过程十分复杂,所有的流程要熟记于心。选材方面,龙骨采用俄罗斯进口松木,其余使用上好槐木。流程方面,先铺龙骨,然后定盘,艌船,做橹,做舵,做桅杆和帆,做锚,最后刷漆完工交付。“一艘船大概三四个师傅就能造出来,现在吊装打磨可以用机器,方便的多。”尽管刘叔语气中很轻松,但从他黝黑的肤色和健壮的身躯上能看出来,手工造船工作并不轻松。

  一艘常规的出海捕鱼渔船约重20吨,成本大概四十万,其中人力成本就占四分之一。刘叔提到现在木船主要是靠附近渔民的订单,顾客都是慕名而来。“不用政府宣传,平常的订单大家能按时交工就很好了,工人们年纪都大了,也不图挣钱。”刘叔说起自己的船厂言语中透露着骄傲,但是提到以后的发展,“没有学徒了,年纪最小的也是四十多的。”木质渔船手艺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岌岌可危,一方面钢铁船舶以其更好的安全性排挤木质渔船,另一方面年轻人学历的普遍提高对传统体力劳动的排斥,木质渔船的发展前景堪忧。

  传统行业在现代工业发展的同时逐渐落寞,传统工艺也在保留本色和适应时代的夹缝中生存,一个地方传统的生产方式会给这个地方留下深刻的文化烙印,木质渔船在五百年的发展史中已然成为了红岛的文化名片,根植于红岛的精神灵魂之中。如果听任传统文化在冲击中流逝,渔盐耕读的非遗文化最终消失于历史洪流中,人们终有一天会遗憾不已。唯有传承文化,寻得传统文化前行之路,才能延续我们的精神文化,固守我们的灵魂栖息地。

http://www.dxsbao.com/news/1259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阶段性工作汇报会

(通讯员胡丰麟朱嘉怡侯婷)4月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在长雅中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教育实习阶段性汇报会,此次活动由实习队队长吴钰主持,指导教师李艳…… 长雅实习队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协助理化生实验量化考核

(通讯员朱嘉怡胡丰鳞邓佳琴)为增强学生对理化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顺利通过中考实验操作考察,4月7日至8日,长雅中学于理化生实验室开展初三年级理化生实验量化考核。本次量化考核由…… 长雅实习队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参加爱心义卖活动

(通讯员凤馨李观平周新奕)为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深化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3月27日下午,长雅中学于田径场举办以“爱心捐赠零花钱,关爱困难小伙伴”为主题的爱心义卖活动。长雅…… 长雅实习队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王尔涵)3月13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立德讲堂召开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会议。院党委书记陈红桂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院党委委员、专职组织员王绍平……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第一次集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肖艳萍)3月4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景德楼中栋112教室召开第一次集体会议。此次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吴钰主持。实习队指导老师刘雪丰、李艳萍及…… 马院思政系赴长雅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第二轮试讲

(通讯员杨纯吴曼妮)为提升实习教师教学能力,夯实课堂教学基础,4月8日至9日,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初中部成员于同升…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3月份顺利开展兴趣课堂活动

2025年3月,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在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天桥区泺口服装城和历下区东关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顺利开展了…

撕下标签,做不被定义的她

本次妇女节线下活动以“撕下定义标签”为主题,聚焦大学生群体,旨在打破性别刻板印象,重新定义自我角色,展现女性多元魅力…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参与管理学校地震疏

2025年4月9日下午5点,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开展了一场紧张有序的地震疏散演练,旨在进一步规范地震逃生举措,拓展师生地震自救知…

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首轮授课活动

(通讯员周新奕杨紫英文禾君)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从“模拟训练”迈向“真实讲台”的关键突破,4月3日,我…

最新发布

不忘使命,缅怀先烈—— 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
91年前的今天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发动南昌起义。因此为纪念八一建军节,同时丰富程寨镇中心小学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弘扬红色精神,激励孩子们争做时代新人,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带领梦 …
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家访活动
8月1日中午12时30分,为了更了解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程寨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情况,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了家访活动。12时30分,在同学们下课之后,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的老师跟随学生回家,支教活动正式开 …
雄辩展风采,舌战论是非—— 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中心小学开设演讲思辨课程
为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思辨能力,增强国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8月1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成员吴靖唯采用“正反方分立观点”的形式将梦启三班的20余名学生分为两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 辩论赛正 …
八一建军节,向军人致敬——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
八一建军节,向军人致敬——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中华盛强,保国捍疆;他们为人民安宁,给青春抹上橄榄绿。他们是你岁月 …
大学生深入调研志愿服务现状,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河南财大学子“三下乡”:践行教育优先 推进乡村发展
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弘扬文化,逐梦济宁”社
为更好的了解和感悟历史文化,7月3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弘扬文化,逐梦济宁”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邹城博物馆。 邹城博物馆是历史综合性博物馆,主要展示邹鲁文化六千年悠久的历史,展示建国五十 …
力尽不知热,但惜考古长 ——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
力尽不知热,但惜考古长——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队三伏酷暑,烈日炎炎,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仍然坚持在考古的第一线。炎炎烈日下炙考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决心与毅力,更是他们对考古的坚守与信仰。他们都是一群普 …
心心火义教之家暑期夏令营活动举行:弦歌不辍,心火相传
(通讯员 丁理浩)7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心心火义教之家”心舟队的六名成员来到旧街中心小学支教点,开始了为期15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针对当地学生年级跨度较大,知识储备水平不一的学风学情,队员们开设了极 …
亲近烈士,感受平凡的伟大
亲近烈士,感受平凡的伟大  今天是我们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郑州市烈士陵园,它也被称作中原英烈纪念馆。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从学校到达了目的地。在经过了一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