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山东大学(威海)“红色鲁情调研团”菏泽分队的5名成员前往菏泽市,探寻齐鲁大地上烽火狼烟,填补抗战时期日军分布和百姓伤亡信息。
坚毅民族,绝处求生
分队于上午10点开始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纪念馆给予了我们热情的接待和专业的讲解。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齐鲁大地上的烽火狼烟的了解仅仅流于表面:可能只是几部类似《铁道游击队》的影视作品,可能也只是几个地名,几个部队番号。
这次信息采集过程中,最震撼的大概是展示廊满满一面墙锈钝的红缨枪头和刀刃。讲解解释有捐献物本身多寡原因——抗战枪支的捐赠少而冷兵器多。
专业的讲解在给分队成员讲述这些大刀的故事
但当你现在巨大的展窗前,你可以如此直接的从这些简陋得如同战国时期的铁器中管窥蠡测80多年前八路军抗战的剪影——却枪少弹,万般无奈下甚至会白刃上战场。
在展馆中讲解提到了麦新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与此同时我想起了《游击队之歌》中经典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些流传久远的革命歌曲无不印证我心中的悲哀:
豪气干云的红歌是展现了中国人不屈的风骨,但也揭示了物资极度匮乏、没有像样的兵工厂、装备武器极端落后等种种悲哀的抗战事实。
这样生活条件艰难还没有充足军需的部队居然要面对早已实现军队现代化的日军侵略者,犹如捧一篑以塞溃川,挽杯水以浇烈焰,几多悲烈。
但是,我们的革命军人竟然成功了。
李中堂曾言,我们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支离破碎的国家苦苦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时,一支支从人民中来的子弟兵队伍站了出来,他们用血肉长城抵挡了日寇,用简陋枪弹土制地雷反击敌人。
八年抗战,终于胜利。
这八个字,饱含着多少血泪与心酸。我们的前人,创造了多么让人心痛又自豪的奇迹。
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在多媒体展示方式下了很多功夫,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对红色教育与国家记忆传承的影响是相当正面的。
例如在展示革命军南下的展窗内播放的3D投影情景剧。播放伊始,与团队一同入馆的几个小学生皆是贴在展窗前,目不转睛看得津津有味。他们在被好奇心驱动观看情景剧的同时,也不知不觉触摸到革命军南下时义无反顾的精神,历史记忆的种子就此悄悄在他们心中埋下了。
纪念馆中“捂死娃”的泥塑
又如在定格了感人泪下的“捂死娃”故事的泥塑前,我们遇到的那位父亲。他抱着几岁大的儿子,用温和的语调不疾不徐的念展示频上的故事给儿子听,念完,又轻声细语的说起军民鱼水情。柔和的灯光下,感人的泥塑前,凝视着这对温情脉脉的父子,心中翻涌起莫大的感动——
记录历史的工作者,舍得用紧跟科技步伐且具有艺术价值的多元化的方式展示我们民族的苦难记忆;为人父母的,会用最温柔的语调向孩子讲述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描绘动人的军民情谊。我们的国家与人民,不会丢下民族的记忆,不会错乱前进的步伐。无论是红色教育,还是我们的国家是有崭亮的希望与未来的。
是的,在岁月的洗刷下,亲历抗日战争的幸存者越来越少。但是,时间不是遗忘历史的理由,以责任为柴,以情怀为火,薪火传不尽,后继有人来。
http://www.dxsbao.com/news/1307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