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标记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果皮箱真的发挥了垃圾分类的作用吗?每天大量的生活垃圾中又有多少是分好类的?带着这些问题,8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保卫生活实践队再次来到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固体废弃物转运站了解情况。
负责人告知调研队员目前生活垃圾还没有推广分类,只是对餐厨垃圾进行了明确的分类,转运站平均每天会接收43吨餐厨垃圾。而这些餐厨垃圾主要来源于大学和酒店,居民们产生的餐厨垃圾较少,目前还没有进行分类。而垃圾分类处理已经变成一个大趋势,在明年就会推广垃圾分类,分为四大类: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餐厨。在海韵丽都小区进行了垃圾分类的试点,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目前实行垃圾分类还是有很大的阻力,市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够强,对各种垃圾做出正确分类也很困难,还需要政府进行宣传和引导。
据了解,黄岛区正在建设静脉产业园,预计今年12月进行试用,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到那时,转运站的垃圾不需要再运往小涧西处理厂,便可直接在黄岛区内实现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也变得更加的环保科学。
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转运站的工作高峰期在晚上7:00~11:00,环卫工人们更是辛苦,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他们都要在室外默默清理着路边的垃圾,守卫着城市的环境。尽管如此,转运站每天还是会接到大量的投诉电话。也许垃圾收运车在工作时影响了你的休息,也许他们留下的气味破坏了你的心情,但请让我们将心比心,他们正在为城市的环境而工作,为了大家共同的生活而努力。多体谅一下他们的工作,多一些包容,这世间也便多了一份美好。
http://www.dxsbao.com/news/1314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