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变广场,实践团看营口港城孕育明珠
七月的营口,海风里带着潮湿的燥热,从遥远的渤海卷挟着海洋独有的气味,在宽广无际的大理石城市广场上打转。厚重的云层将炙热的阳光层层过滤,隔着河岸,对面高耸的建筑也脱了锐气,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开发区的轮廓变得柔和起来。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团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成员们便感受到了涌动着的发展活力。两岸现代化的高楼与轰鸣运行的工厂总让人体会到时代齿轮不断运行的脉搏,而海边广场小径上,刚刚骑自行车悠哉路过的老爷爷,又给人一种海滨城市独有的旷然生活情趣。
规划周全的布局、设计优良的修葺、精致大气的风格,都很难让人把眼前这个现代化的城市广场和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联系到一起。短短十几年间,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色产业如火如荼地开始生产,植被的绿色渐渐覆盖裸露的地面,港口的汽笛声吹响了开往世界的号角,属于营口的新时代宏图正在以沿海产业基地为笔,缓缓展开。
7月25日,实践团队深入沿海产业基地,以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为研究切入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营口的发展情况。团队与基地负责人开展座谈会,听取发展报告之余,进行了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提问。经介绍,成员们了解到,早在2005年,原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在营口进行考察时提出了“五点一线”的战略构想,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筹建指明了方向。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沿海产业基地依托先进的优势产业集聚,如忠旺铝业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五矿集团,取得了高效的经济效益发展。作为根据营口市特殊发展条件并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建立起的发展园区,沿海产业基地紧跟时代潮流,响应国家号召,将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以面向世界的开放姿态,稳步前进,不断为营口市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除了企业创新,我们也很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引进。我们应该看到创新思维对于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作用,也必须培养员工积极性并提高人才的活力。”问及产业基地的创新,基地负责人还提到了管理模式的调整与改进。通过管理模式灵活化,开展全员竞职,将工作量化、指标化,在年末进行绩效考核,大力提高员工福利,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一个地区的成功发展必定要对前人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不单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更广泛地学习了全国各地成功发展的案例,汲取适用的部分。此外,聘请专业科研人员来到本地制定计划,并在该区高等院校引进创业活动,鼓励工程技术的开发与进步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各方努力下,基地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支点,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高效的长足发展。
如今,走在沿海基地的城市广场上,俨然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开放城市姿态。沿海产业基地正是在不断的人为努力下,用周密科学的规划与稳健务实的行动,将荒芜的海边盐田打造成了一个先进发达的产业园区。吹拂的海风、明亮的路灯、平坦的小道,以及葱郁的树木植被,都装点了属于营口的美丽画卷,它不仅记录了属于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过程,更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顺应创新潮流的营口历史。
http://www.dxsbao.com/news/1335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