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时光任然,漫漫历史长河,涤荡着千千万万的灵魂,唯有那些对生命价值产生长远影响的事物,才能在其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东阿阿胶,起于商朝,始载于汉时《本草》,盛于清代。嘉庆年间,东阿县同兴堂胶庄,因创立"九九炼胶法"而名声大震。道光六年,依此法炼制之阿胶被赐封为:宫廷贡胶。其血脉代代相传,即为今日之滋补国宝——东阿阿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文化的关注度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阿胶,不仅作为一种保健品在生活中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传承至今必有其内在的精神韵味,这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发现、传承。
7.25一大早承思筑梦小队就从住处出发,乘车去往东阿图书馆。来到这里的第一感觉就是,文化和学习气息很浓厚。这里有儿童和成人单独的阅览室。其中在成人阅览室,我们还偶遇了一位正在研究阿胶文化的大爷,并向大爷请教了许多有关东阿阿胶历史文化问题,大爷也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我们也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大家翻越图书,对阿胶文化追本溯源,并进行了"小声"的讨论与总结文化。我们深切的意识到文化是人类传承发展的核心,传承和发展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图一:大家在图书馆小声讨论阿胶文化
7.26承思筑梦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东阿阿胶博物馆,参观了东阿阿胶厂的发展史以及东阿阿胶的起源,传承与创新。一进展厅,首先看到的便是由季羡林先生提名的阿胶博物馆馆名。展厅1200平米分古代、现代两部分11个小厅,从壁画晏子治阿、曹植封王等东阿故事起,背衬中医药历史,铺开阿胶文化两千余年斑斓足迹。展出道光年贡胶、咸丰年贡折、慈禧画像、金锅银铲等文物古籍与企业产品成果。借模型场景,详说清嘉庆年间东阿同兴堂九九炼胶法技术工艺,并统一阿胶形状、包装和仿单。
图二:讲解员为大家讲解东阿阿胶的历史
图三:小队在博物馆前合影
整个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员小姐姐用她甜美的声音给我们普及了东阿阿胶的故事,同时也耐心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本次参观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阿胶两千年的历史文化,震撼人心。为此我们要鼓舞更多的人来到东阿阿胶博物馆,感受辉煌的阿胶历史文化。
7.27承思筑梦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东阿阿胶厂五大生产线: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桃花姬,真颜,黑驴王子。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每一块阿胶的背后都包含着阿胶人的用心,每一瓶阿胶浆的诞生都凝聚着阿胶人的心血!
厚道,地道,传承,创新一直是东阿阿胶秉承的理念。对待每一位顾客他们真诚用心,可谓厚道;生产阿胶上他们精益求精,实为地道。从三国时的曹植到清代的叶天士再到现在的东阿文化家喻户晓,传承从未停止;从打破固有的古法到全自动无菌机器生茶再到融入生物科技的阿胶新产品,创新至关重要!
同时,阿胶人还将阴阳五行八卦融入了他们的厂区建设,如果你看他们的厂区俯瞰图就像一个八卦图。更值得一说的就是,阿胶厂将生产阿胶的中水美化成为湖水,既不污染环境还会滋养生物。比如,在这里就生活了一群快乐的天鹅。
令附上一首关于杨贵妃与阿胶的诗:
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
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图四:女工艺人在进行擦胶
图五:小队在消毒窗外参观生产线
图六:阿胶厂局部景观图
7.28整个聊城都在下雨只有东阿还艳阳高照,承思筑梦社会实践小队趁着老天给的好天气来到了东阿县阿胶亭。东阿是著名的阿胶之乡,漫步在东阿县城的大街小巷,处处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阿胶文化,阿胶亭便是东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阿胶亭内有着一口阿胶井,这阿胶井里就是东阿制作阿胶的地下水。东阿阿胶之所以有名,关键靠的就是垄断性水资源。东阿地下水独特,系泰山、太行山两山山脉交汇的一股地下潜流,“性趋下、清而重”,比重高达1.0038,并融入20余种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用此水熬制的阿胶,分子量小、纯度高、利于去杂提纯和药性的发散。
今天我们除了参观了解了阿胶亭,还对阿胶亭附近的游客或是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大家对于阿胶的药效较为了解,但是对于阿胶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却止于皮毛,阿胶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所蕴含的工艺文化也是源远流传,阿胶只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是可以从东阿阿胶映射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我国的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人们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深入了解和传承,这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要的。
图七:阿胶亭
图八:阿胶水
7.29承思筑梦社会实践小队雨后踩着阳光来到阿胶专卖店,对卖家和顾客进行调查采访,并进行了采访记录。我们还对在专卖店正在购买阿胶的买家进行了采访,她一直以来都在坚持服用阿胶,那位姐姐的面色红润非常年轻,我们也向她普及了阿胶的文化知识,采访进行的非常愉快。
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基础,也许机器化的大生产是现代科技的进步,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手艺也不能就此埋没。我们认为坚守的手工胶是传统工艺的代表,传承东阿阿胶的心依然火热。
图九:阿胶专营店
图十:队员在阿胶点周围采访调查
7.30承思筑梦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了解制胶工艺,采访了一位老工艺人------孙先生,他给我们讲述了阿胶的制作过程:包括整皮、化皮、熬汁等50多道工序,全为手工操作。在了解制作的过程之后,我们也有幸在老艺人的陪同下一起制作了阿胶,明白了为什么要一代代传承。由于时间限制和严格的手工技艺,我们只体验了最后几道工艺。
图十一:体验熬胶
活在当下的我们,身体里的某处都被刻下了机械还未诞生时的记忆,但殊不知打磨石头、揉捏泥土、切削木块的生活场景再对我们的先辈来说在平常不过;身处互联网的时代在让我们身体的感觉在各个方面被不断削弱的同时,反而让我们更想要回到那个生活所需之物都依赖双手制作的时代,那个身体、生活和物品更紧密联系的时代。可以说,我们对手作之物的偏爱来自一种本能,因我们不希望丢失那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记忆。
作为一种道地药材,东阿阿胶永远离不开齐鲁的这片热土,永远离不开这里勤劳、智慧、质朴的人们。是他们延续了阿胶千年不衰的历史,万代相传的工艺,也是他们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阿胶文化。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阿胶文化的源远流长。因此,我们会努力传承阿胶文化,并不断宣扬阿胶文化的精髓,使其更好地传承发展!
http://www.dxsbao.com/news/1337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