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三下乡感悟:遇见红纸上的守望者,遇见我们应该有的模样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何炫依

9张车票汇聚在大同市火车站。今夏,实践队员用热血“寻匠人、承匠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8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惟真守望实践队,踏上前往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的道路,一同领略剪纸文化的博大精深,谱写助力文化传承的青春篇章。

坐在车上的我们,想到这即将到来的与世界非遗的第一次“接触”,心中不免有一丝激动与确幸。广灵剪纸,“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它的非遗之门正在叩响,静待我们开启。

惟真守望实践队在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炫依 摄

继承:圆一个梦想

闻名遐迩的广灵剪纸和德高望重的张多堂老人早已使我们心向往之。

作为中国剪纸三大流派之一,山西广灵剪纸艺术以其独有的风格自成一派,但是长期以来这里都是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经营,难成规模。“广灵剪纸代表传承人”、“广灵剪纸创世家族第四代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灵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集多个头衔于一身的张多堂老人,从深入挖掘广灵剪纸的文化内涵入手,开启打造广灵剪纸文化品牌的经营之路。

但是当我们抵达目的地,得知我们一心想要拜访的那位张多堂老人,因身体抱恙不在馆中,失望与遗憾似一团棉花塞住了我们的咽喉,久久地没有说出话来,这次的行程怕是要大打折扣,我们心里暗自想着。庆幸的是,馆长当天正好在班,她曾经跟从张多堂学习剪纸,如今照看着这位老人的心血。馆长向我们讲述老人的故事:“张多堂老人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出身创始家族,从八岁就开始学习刻字点染……”记忆中最深刻的那句话是:“当时张多堂老师告诉我,‘我们把我们现有的兄弟、哥哥、姐姐、妹妹组织起来,进行广灵剪纸的挖掘,整理抢救和保护,我们一边抓紧抢救,一边生产,就是保护性生产’。”

馆长为实践队员解答心中疑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英豪 摄

相伴:多年如一日

我们怀揣着好奇,向馆长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广灵剪纸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我们听说过文化扶贫,我们非遗文化是否也造福了一大批人呢?”

“是什么让广灵剪纸发展到如今这么蒸蒸日上呢?”

馆长娓娓道来,一一为我们解答心中的疑惑:“张多堂老人不断改进和创新剪纸产品的生产技艺,为广灵剪纸开拓了市场。1999年的时候,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老人开始推行“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公司带动农户,把过去零散的剪纸艺人“串”起来。从2007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老人又开始筹建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同时建起全国首家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也就是现在你们身处的这家,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结合电脑设计图样,让剪纸有了更多的展现空间。”

讲解员让实践队员展示剪纸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英豪摄

守望:剪纸的未来

几把刻刀,一块磨石,一块石蜡板。与其说是剪纸,不如说是刻纸。一次刻纸可刻十几张不等,独特的刻纸和染色工艺造就了广灵剪纸,成为了中国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成品的剪纸要经过图样设计、湿、踩、晾、刻、染等38道工序制作而成,是现代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纯手工工艺。过去的剪纸艺人用木格做成一个“亮子”,走街串巷去卖,然而随着剪纸的老艺人逐渐去世,剪纸的手艺慢慢衰落。

馆长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十分开心,但是还是显得有些忧虑:“现在来参观了解剪纸文化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是主动来学习剪纸的仍然是一些老年人。剪纸是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更需要年轻人的力量。”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张,人间百态在翻转折叠中融汇,传统文化在描画裁剪中传承。有一种人,为一件事倾注了全部热情,扬匠人不懈之精神,力促传统文化之博彩。即使面容沧桑,他们的笑容依旧灿烂。我们正当少年,朝气蓬勃,理应接起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将中华民族古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我希望能有剪纸走进高校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剪纸的魅力,因为我们才是真正的继承人,而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守望。来到广灵,赴一场非遗文化盛宴,遇见红纸上的守望者,遇见我们应该有的模样。

http://www.dxsbao.com/news/1347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探寻红色足迹”实践团开展 “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调研
响应大连理工大学团委发布的“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的实践活动,也为了能拓宽我们在校大学生对大连理工大学红色基因的认知和理解,在老师和校团委的支持下,2018年7月30日,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探寻红色足迹”暑假社会实践团满怀热忱和敬佩,对材料学…
三下乡感悟:致力精准扶贫,开辟致富新路
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惟真守望实践队队长,8月14日带领全体实践队员一起来到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扶贫办进行拜访与调研。从广灵县扶贫办了解的相关扶持政策中,我感受到了国家对贫困人民殷切的关怀,以及扶贫办 …
达尔文协会认知营访谈花湖:关注草原的健康
“时光在兴隆山的枝叶栖落,郎木寺的庙堂里飘出香火。玛曲的蝴蝶们飞过,告诉我有人在等我,我猜是花湖的花朵。我们去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我已经累得喘气,幸好能靠着你……”言语之前,认知营的营歌已 …
华中农大|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个体户经营情况的调查
三下乡感悟:奋斗的巧娘,艺术的传承
8月12日,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惟真守望实践队的一员,我随实践队来到了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园区。我们参观了手工编织展厅和工作车间,不仅看到了制作精巧的编织品,更是看到了阿姨们艰苦奋斗、兢兢 …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我们一直在路上
2018年暑期,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赴华西村调研医疗水平成效,华西村作为“天下第一村”,其结果令人敬仰。…
特呈岛调研之行
  在湛江霞山边,广东海洋大学九五之尊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实践小组的第二站——特呈岛。  作为喧闹街区的一隅静谧地,新湛江八景之一,特呈岛今天的客流量超乎了小组成员的想象。我们赶到码头时,水上巴士已满 …
筑梦片马 为爱前行——四川农业大学学子走进片马彝族乡暑假支教活动
  为奉献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梦马”支教团队来到雅安市汉源县片马彝族乡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社会实践,为彝乡的孩子传播知识、普及生活常识、表达关爱, …
山东学子携“互联网+教育”进乡村 探寻乡村支教精品课堂
2018年8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互+教育”调研团抵达临沂市蒙阴县界牌中心学校,开启了探寻乡村支教精品课程之旅,“互+教育”与乡村精品课程的融合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产生奇妙的效果。…
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记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志愿凉山,阳光作伴
七月份的尾巴,遇见太平,遇见孩子们,遇见了这个最有意义的夏天。为关爱贫困山区孩子,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并传承和延续计算机科学学院“志愿服务,快乐奉献”的志愿精神,“志愿凉山,阳光作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