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同归|经济扬帆,文化远航
通讯员:任卓 熊晔 邓诗
8月21日,调研团来到了凤凰之窗——蜡的世界,对蜡染文化进行新的探索。刚走进凤凰之窗,便远远地瞧见门边蓝底白花的牌匾,颜色尽管素朴,却别有一番魅力。身着蜡染服饰的姚六菊老师早已等候在此,准备带领我们参观全凤凰城规模最大的蜡染工艺园。老师是凤凰蜡染传承人,她在政府支持下创办湘西蜡的世界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销售蜡染特色旅游商品,在廖家桥镇、千工坪乡建立蜡染原料生产基地,聘用当地贫困户并带动其脱贫。
“绿兮绿兮,绿衣黄里,素衣朱绣,载玄载黄”,一件件精美的蜡染服饰映入眼帘。与昨日“蜡魂”馆朴素典雅不同,“蜡的世界”加入更多时尚元素,京剧脸谱、小猪佩琪都成为其创作原型。亲子装、连衣裙等等挂满墙壁,游客参观购买络绎不绝。此情此景让姚老师心生感慨:“一年前我们店里形势不容乐观,产品平淡无奇,参观学习者较少,日常售卖、实践费只能大概抵上开店的成本费。但后来我们改变思路,聘请设计师吸收时尚元素,改进原有模型,使原本素雅平淡的蜡染服饰易于大众接受。截止目前,我们“蜡的世界”工艺园系列蜡染产品销量较去年已经翻了一番。”在回答调研团关于店铺销售渠道问题时,姚老师说已在1688网开设店铺,并且准备在淘宝、天猫等大型线上交易平台开设连锁店。从和姚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经济壮大要反哺于文化发展,这与老师开设工艺园的初衷也是一致的。“当初创办场馆时,我们的定位就是带有商业性质的旅游文化馆。”园区的员工多是贫困的留守妇女,不难想象,若没有蜡染服饰的相对商业化,这家蜡染工艺园现状会如何,这些贫困群体又该何去何从。“我还有个小目标,好好经营我们的工业园,等日后有了钱,把它打造成全国闻名的文化小镇,成为湘西蜡染文化的地标型产业基地,让文化、情感在这里落地生根。
回顾昨日,繁华中坚守的王曜老师精神亦嘉。三十年如一日,古巷清幽。取一块方巾,量一尺蓝布,一笔一划,一点一捺,百转千回,或似汤汤瀑布泉,痴痴绕绕;又似烟花簇雪,行云流水间,自成风景。“蜡染文化,历史悠久。苗氏图腾,或蝶或鱼,多子多福,幸福美满。那时苗人并无语言,文化从图腾中表达,本质来说,蜡染服饰其实就是文化的载体。我们想创新、要创新,但无论怎样,始终不能偏离初衷,不丢文化的根。”小楼尺素,先生背后是一幅慈眉善目的菩萨像,这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毕生钟情,一生所爱,他的蜡染,从来都是满满的情怀。王曜老师的蜡染是单纯的,是倾向于艺术本身的,即便是处于闹市也不沾一粒尘的。“我们正在致力于创作出雅俗共赏的作品,艺术,从来都不该是少数人的东西。普罗大众真正认可的,才是值得传承、有价值的。”王曜老师也在敞开胸怀,让更多人从他这里了解蜡染文化,只是他就坐在那里,以等候的姿态守着靛布白花,尽可能维持着蜡染最原始的样子。
一位市井商人,一位文化大家。姚老师在效益中追逐文化,王大师坚守初衷不越雷池,过程或许不同,但终殊途同归——蜡染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艺术是无法滴水不沾身的,它需要经济为它铺路,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不能算是艺术的变质,这是文化在与经济拔河,我们所需要的是在两者之中找到一个制衡点,文化影响经济,经济推动文化发展,达到文化与经济最理想的发展状态。
http://www.dxsbao.com/news/1352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