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47万km2,占流域总土地面积的21.4%。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法的基本要求和水土保持监测中的重要职责。利用国产资源卫Z3、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遥感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况调查及专题信息,以“3S”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遥感监测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水土保持措施及其防治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
为了给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分析评价提供翔实的数据基础,为了开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国家级重点防治区和嘉陵江上中游水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土流失动态监测遥感解译工作,7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暑假赴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分院遥感解译实践团二组开始了为期20天的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工作。
书写野外调查报告 初步了解实地情况
首先,所有队员分为两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县, 利用野外调查所得的资料、照片、经纬度进行野外调查报告的书写。需要完成的内容主要有各个县的基本状况、遥感影像特征、建立标志情况、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表。
我们首先通过查看野外调查反馈资料、上网查阅资料、图书馆图书借阅等多种途径完成各个县的基本状况,如国土总面积、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分布状况、经济、人口等情况。通过对县的基本状况的查阅与整理,初步了解了各个县可能存在的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措施等,对各个县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真彩色遥感影像中水田呈不同程度的绿色,黄褐色,浅黄色或亮白色,块状均匀分布,形态大多呈竹节状,长条状延伸,能明显分辨出水田田埂,如慈利县2号站点……”每位队员认真查看各个县的遥感图,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对遥感影像特征进行描述。
利用野外调查所得的各个站点调查资料,填写建立标志情况,包括站点的总个数、各个站点所包含的水土保持措施、各个站点的经纬度、土地利用类型等。最后,制作遥感解译标志表,需要对照遥感图像,找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标志性局部图像,并且将实地拍摄的图片进行对照,以便于后面遥感解译工作的进行。
遥感解译标志表局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亚昕 提供
遥感解译工作 每日进行中
在研究生与项目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开始了遥感解译工作。首先我们进行了Arcmap软件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队员都能熟练运用,这也是我们进行遥感解译所用到的主要工具。每位队员大约分配到1500平方千米的遥感影像,从7月16日开始,我们便开始了遥感解译工作。
每个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水土保持类型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分辨和记录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每位队员都保持着认真而且严谨的态度,认真勾画图斑,进行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每天,大家都积极地提出自己在解译中遇到的问题,互相讨论并且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对自己的实践内容保持高度地重视。早晨八点,队员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遥感解译工作,每个人都在紧盯着电脑屏幕,一刻也不放松精神;晚上十点,队员们总是留到最后,总结一天的解译工作,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作成表格。老师们都十分欣赏队员们认真的工作态度,每当我们遇到问题,都给予我们耐心的解答。
制作总结表 完美结束实践活动
经过二十天左右的遥感解译工作,队员们已经基本完成所有工作,开始制作遥感解译的总结表格,完成社会实践项目的收尾工作。
“请大家注意做完的原则是自己所负责的县统计数据无误且内部质量可靠,提交了统计报表和专题图……”负责我们工作的华丽老师表示对我们工作的成果表示满意,积极督促我们完成遥感解译的总结工作。最后,所有队员的解译成果均已通过老师的审核与认可。我们在二十天左右的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我们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的分析评价,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news/1355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