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展示非遗是我们的荣光,保护非遗则是新一代青年人的责任。因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丝路上的守望者实践队的队员们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以“法律框架内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题的调研活动。11名队员将兵分三路于8月10日至8月25日期间在福建省、陕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地开展关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调研活动。
图为调研队员到达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苑
8月15日,福建分队的调研队员到达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博览苑,实地考察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拓荣剪纸。在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队员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秋凤进行交谈,了解到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拓荣县小学专门开设了剪纸课程并配有相关教材。
图为剪纸作品《胜利的征程》
参观剪纸作品:赞叹剪纸作品精美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调研队员虽然在出发前已经阅览过多方资料,但是在踏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苑的那一刻还是被各种剪纸艺术作品震撼。石榴、鱼、龙凤戏珠、喜鹊等寓意象征着幸福与生命繁衍的图案组成窗花;饱含对夫妻和睦的祝愿,形式变化多样,物中有花,或花中有物的喜花......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令调研队员目不暇接,不断与身边的人赞叹着剪纸作品的精美。
通过参观博物苑,调研队员了解到:柘荣民间剪纸其艺术风格承传了中原文化的特色,具有深厚、粗犷、古朴、写意的风格,与陕北民间剪纸有十分相似之处,其内容贯穿民俗活动并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其在表现技法上没有统一的模式,题材与内容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学习剪纸技艺:体会非遗文化绝妙
只是用眼睛参观剪纸艺术品已经不能满足调研队员的好奇心,于是队长苏巾晶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拓荣剪纸的传承人吴秋凤女士,跟着传承人学习剪中国婚庆传统用字“囍”字。通过学习,调研队员感受到每一次对折、每一次剪裁中都蕴含着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以剪纸为业的人经济收入不是很高,但是我热爱这份事业,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并传承我的手艺。正如当初我的师父教导我一般,我也告诉我的徒弟们要严谨的对待每一次下剪,认真的完成每一幅作品。”
在学习剪纸的的过程中,调研队员渐渐体会到为什么接触过柘荣民间剪纸的人们将其称为是江南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自由运用剪纸艺术语言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丝毫没有人为的雕饰感,充分达到似与不似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效果。而且在保留陕北民间剪纸粗犷、写意风格的同时也溶入了江南民间艺术的灵和细腻,是结合北雄南雅之大成者。
通过与吴秋凤女士交谈,调研队员了解到:拓荣剪纸这一精巧的艺术在当地政府和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并且在拓荣县当地小学中,都会开设“剪纸”这门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授给“祖国的花朵”。
图为调研队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习剪纸
拓荣剪纸像极了黄河流域出土的陶俑,它的身上蕴含着一种来自远古的艺术美感,质朴而自然,丝毫没有文人艺术的雕饰之感。在博物苑的一天里,调研队员深切体会到了拓荣剪纸身上的魅力,更是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我们肩上必不可少的一份责任。
http://www.dxsbao.com/news/1357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