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山东大学“石头·记忆”社会实践团队于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的调研之旅已经过半。通过前期的调研走访,团队对于前王庄村石头寨古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整体的认知,石头寨拥有悠远的历史和天然的美景,但除此之外,古村里的老手艺也格外引人注目。今天,实践队就在村民杨阿姨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手工艺品。
农家里最常见的就是篮子和粪箕子,据杨阿姨介绍:“编制篮子是村里每个老人都会的手艺活,篮子用竹子编制而成,用来盛杂物,粪箕子则由荆条编成,用来装垃圾。”在石头寨,用石头磨制的器具也十分常见,村里人很擅长利用当地的资源,把石头制成各式各样的器具,坚固又美观。在杨阿姨家,我们就看到了喂猪的石槽和磨盐的对窑子。石头寨盛产棉花,棉花大多用来织布。织布纺线,木质的纺轮便必不可少。村里的人还很擅长刺绣,以蓝布做底,绣上不同的花样来表达不同的寓意。除了以上,实践队还在杨阿姨家看到了很多新奇的物件:煤油灯、手绘的财神皂画、各式各样的瓦罐……用杨阿姨的话说:“这些物件都是上了年纪的。”
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让实践队队员应接不暇,沉醉于此的同时,我们也深深感慨村里人的智慧。可惜的是,这些手艺已经濒临失传,只有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才掌握。这点值得我们反思:机械化大生产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完全用冰冷的机械代替手工的温度,便遗失了该有的匠心和文韵。发现、反思、改进正是实践队调研的意义所在。
文/黄欣如 图/王宁 布尔金
http://www.dxsbao.com/news/1360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