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格外重视素质教育,强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乡村孩子带来多彩课堂,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志愿者在盛夏为庐江县东风村的孩子们送去了一汪音乐的清泉。
用心,聆听世界的美
经过课后的调查交流,志愿者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停留在“好不好听”的“官能欣赏”阶段上,而非自觉地去感知音乐本身的魅力和价值。志愿者分享了三首中外民谣,并从节奏、旋律、歌词、情感等多个角度进行赏析。“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动人的音符缓缓地流淌着。志愿者充分把握师生互动机会,通过提问、交流、座谈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联想。其中,一首经典的老歌《永远的朋友》让孩子联想起了自己的毕业经历。其中一个年龄稍长一些的孩子说:“我刚刚初中毕业,这首歌让我想起了我的同学,和他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
志愿者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孩子们体悟旋律中所蕴含的情感,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悟力和鉴赏力,为他们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帮助他们开拓眼界,让孩子们用耳朵聆听世界的美。
把我的歌,唱给你听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首歌,或忧伤,或明媚的旋律中蕴含着人生背后的故事。志愿者开展了“把我的歌,唱给你听”的小游戏,引导孩子们主动与他人交流,唱出内心的声音。起初,孩子们都有些羞涩,低着头窃窃私语不敢举手。一个年幼的小男孩打破了沉默,“我最喜欢《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我最爱我的妈妈!”小男孩还主动为大家唱了几句,稚嫩却清澈的童声在课堂上久久回响。有了“带头人”,教室里的气氛慢慢活跃了起来。许多孩子都举起了小手,讲起了自己的故事。“我最喜欢《采蘑菇的小姑娘》,因为这是老师教我们唱的!”“我喜欢……”一时间,不同声音组成的一个个动听的音符在小小的教室中跳动着、活跃着。
志愿者认为,感情感知教育是美学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对于这些长期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来说,鼓励他们走出自我,多与他人沟通交流非常有必要。所以,“手写记忆”志愿者希望通过音乐引导东风村的孩子们打开心门,从而认识自我、悦纳生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共唱一首歌,心愿是“别送我”
在支教工作临近结束之际,擅长音乐的志愿者用尤克里里为孩子们弹奏了一曲民谣《别送我》,以此来表达对支教时光的纪念。“别送我,说再见吧……你不要再想起我,请别送我……”缓慢的旋律中渗透着离情别绪之愁,志愿者和孩子们都有些伤感。“老师,能不能不要唱这首歌,你们不走好吗?”孩子们不仅已经能够读懂音乐背后的情感,还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让志愿者们很是感动。
孩子们还向志愿者提议,希望能和支教老师一起学唱一首歌,让这段珍贵的记忆拥有永恒的载体。经过斟酌和协商,“手写记忆”团队最终决定以歌曲《心愿》来作为支教岁月的总结。“那些我爱的人,那些离逝的风,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明快中略含惆怅的旋律敲击着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心,大家都学得很投入。盛夏的烈日仿佛也融化在了这饱含着感情的律动之中。
四十五个孩子和十四位志愿者共唱一首歌的场面是震撼人心的。有些孩子忍不住落泪,“老师,我的心愿是你们明年还要回来看我们!”“老师,我的心愿是你们一路顺风!”纯朴可爱的孩子们借着这首歌的契机,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小心愿。而在场的志愿者深知,他们无法给孩子们一个承诺。所以,志愿者希望,东风村的孩子们能够忘记短暂地出现在他们生命中的这群人,只要记住这一段为他们带来温暖的岁月就足够了。“心愿是‘别送我’”,一位志愿者如是说。
音乐和盛夏的蝉鸣不同,它以独特的力量,绵缓地浇灌着纯真童心,让岁月有旋律可为之停驻,让记忆有节拍可以之温暖。安徽师大志愿者创新教学形式,以音乐学习助力乡村美学教育,让孩子们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敞开心房,寻找美、感悟美、创造美。
http://www.dxsbao.com/news/1364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