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我爱我家:“三下乡”志愿者情暖罗河,和我一起“散步”回家

来源:大学生网报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文/张云云 程石 图/吕序达

  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为了引导青少年感受家的温暖,7月中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带着东风村的孩子们开展了“我爱我家”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助力乡村孩子营造亲和融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志愿者以一首《相亲相爱一家人》将孩子们带进亲情课堂。温暖的旋律缓缓流进孩子们的心底,有些孩子跟在后面小声地哼唱起来。紧接着,志愿者提出问题,“听完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呢?”孩子们开始小声交流起来,很多小朋友积极举手。“这首歌很好听,我觉得很温暖。”一个小男孩有些不开心地说,“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我希望我们家能永远都相亲相爱。”

01“我爱我家”课堂开课啦!.JPG

  歌词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志愿者问孩子们,何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可能是问题有难度,也可能是孩子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室里一时很安静。一个年龄稍长一些的孩子回答道,“我们一家人都希望我能考上大学。”的确,在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很多家庭最大的希望和心愿便是孩子能够学业有成,称之为“有出息”。志愿者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并勉励他努力学习,实现梦想。“我爸爸妈妈都希望我学好英语!”“我们一家人都希望奶奶早点好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决定着家庭关系和未来家庭命运的走向。简单的一首歌曲,引发了孩子们许多感想和思考,勾起了他们内心对于自己家庭的种种回忆。

  散文中的亲情,传播爱的正能量

  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亲情的珍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着孩子们一起赏析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志愿者通过整体把握、细节切入、细品慢读、静听深思逐步引导孩子们体会蕴含在“散步”这件小事中的浓浓亲情。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志愿者对孩子们说,孩子在幼年时期总是会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而等到父母年迈时,也应当得到儿女的悉心赡养。《散步》一文中的主人公在母亲年迈时背着她散步,陪伴母亲度过晚年。“那孩子们,你们会为父母做什么呢?”志愿者一句简单的提问让课堂再次活跃起来,“我会帮妈妈洗碗!”“我在家每天都做家务,让妈妈不那么累!”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02“我虽然小,但我也会帮妈妈干家务活!”.jpg

  平凡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也给予着他们最温暖的皈依。

  恨时间为什么不能慢点走……

  在支教期间,志愿者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多方面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孩子现在大了,有事情也不愿意说,和我们说话也少了。”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焦虑。志愿者明白,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交流有障碍是常见的事情,需要耐心加以开导、关怀。

03志愿者向家长了解孩子平时的情况.jpg

  于是,志愿者别出心裁,开展了“鸿雁传书”的活动,让孩子们用书信的方式对父母说出内心的话。“爸爸妈妈,我已经懂得你们的不易,你们是为了我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才不得不把我交给爷爷奶奶,我理解。我渐渐看透了时光对你们的侵蚀,那鬓间的一丝丝白发,看久了眼泪都不由自主地掉下来,恨时间为什么不能慢点走,让我再多看看你们年轻的样子……”这是一个长期留守家中的初中女孩写给父母的信。一句“恨时间为什么不能慢点走”,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内心独白!许多孩子都在书信中表达了对父母的理解、对自己不听话的惭愧、对父母的感恩,懂事的话语读来让人欣慰。

  今夏七月,安徽师大志愿者多形式关怀乡村留守儿童,引导其体会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珍贵,教会孩子们用另一种方式与父母“交流沟通”。也许这些孩子现在还无法深刻体会“家”的真正含义,但志愿者用爱心牵起了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起“散步”回家,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发觉家的温暖,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融洽,营造良好家风。

http://www.dxsbao.com/news/1365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忆一抹红色峥嵘,学一份精神长流

(通讯员王丽2024-1-27)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转眼间,本次寒调活动已接近尾声,为确保后续收尾工作的顺利完成,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于2024年1月27日开展的长征……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因始相承,涅做磐石永续存

(通讯员王丽2024-1-26)时光如匆匆流水,转眼间,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火虫实践队的寒调已进行到第6天。队员们仍旧热情不减,积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通过亲身实践为红色文化……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扬萤火之光,传承文化使命

(通讯员王丽2024-1-25)白驹过隙,光阴荏苒。转眼间,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火虫实践队的寒调已进行到第5天。队员们仍旧热情不减,积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通过亲身实践为红色……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热情高涨斗志昂,红色文化我传扬

(通讯员王丽2024-1-24)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的寒假调研已经进行到了第4天,尽管寒调生活已经过半,但队员们的热情依然高涨,积极投身于……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实践勤调研,红色文化尽彰显

(通讯员王丽2024-1-23)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为了解更多居民对于红色文化的看法和观点,2024年1月23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开展的寒调第三天……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社区勤调研,红色文化永流传

(通讯员王丽2024-1-22)烈火炼真金,实践验真理。为深入了解居民对红色文旅的认识和思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号召,2024年1月22日,湖北师范大学……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潜心学习积经验,蓄势待发展风采

(通讯员王丽2024-1-21)迎着初晨的曙光,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的队员们满怀热忱地开启了寒调的第一天。在队长的带领下,实践队的队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次社会实……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尽心竭力勤浇灌,支教花开别样红

(通讯员王丽2023-7-2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转眼间,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为回顾往期支教生活,同时激励孩子们传承雷锋精神,接续奋斗展风采,给……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通讯员吴祥涂湘缘)4月12号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蓝信封…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守护怡海小镇的海岸线,共筑生态家园社会实践

怡海小镇,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浪漫小镇,以其绝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安溪县梧桐中学

安溪梧桐中学位于素有“仙境”之称、闻名遐迩的侨乡文化区——安溪县著名侨乡蓬莱镇,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下…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返南安新侨中学宣讲我的大学实践队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于闽南经工商品集散地——南安洪濑镇。其前身为南安私立华侨子弟补习学校,原址梅山…

阳光学院学子返乡助力高考,为学弟学妹点亮逐梦之路

近年来,阳光学院紧扣时代主题,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近万名青年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实践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

最新发布

保护河流,争做最美郑州人
保护河流,争做最美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争做河小青,助力河长青”暑期社会实践队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八大精神,助力河长制在郑州市的稳步施行,改善河流污染的现状,华北水利 …
这个夏天,与你们相遇好幸运
作为洛阳师范学院翔梧班支教队的一员,我与队友们于7月9日来到了河南省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翔梧小学开展为期十几天的爱心支教。这个盛夏,不负相遇。当我与孩子们相遇、相识、相知,才知道原来世间居然有如此一番 …
在忙碌中收获幸福,在给予中收获快乐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明白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明白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明白其中的纯粹。时光荏苒,短暂而难以忘却的支教生活就像白驹过隙般,稍纵即逝 …
河小青,河流的天使
河小青,河流的天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争做河小青,助力河长青”暑期社会实践队为了调查研究郑州市金水河,东风渠,贾鲁河等郑州市五条河流的污染状况以及向大家宣传保护河流的重要性,改 …
了解西板桥村惠民政策
2018年7月12日,天气不错,今天是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第四天,结合前几天的情况,我们决定今天去考察惠民政策在西板桥村的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 …
“德智体美”素质教育课堂:培育乡村“四好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宛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了促进乡村少年综合素质发展,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为庐江县东风村的孩子开 …
环保快递,志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正确理念,号召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然而在生活中,社会对于生态保护却还存在许多缺陷。于是,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纸于至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就快递盒的回收进行了社会调查。…
携南信之志 寻塞上之美
  翌日,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实践团队来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地——隆德。刚到不久天空就飘起小雨,但这并不能阻挡一行人探求知识的热情。在经过一段坑坑洼洼的小路后,10名成员集体到达了隆德县气象局。  据 …
“绿色快递盒”调研心得体会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调研实践旅程如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愉快而充实的实践环境中不觉走过了七天的实践期,回首这数天,在 …
秉承气象精神,争做六有青年
  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团委主办,为期十天的“信大学子塞上行,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于7月18日上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响应团中央号召,组织在校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