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差、人际交往困难、处于社会的边缘位置,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较为困难。武汉作为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流动儿童现状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7月中旬,华中师范大学心心火武汉队针对武汉市的流动儿童开办了为期15天的夏令营,不少课程同步到武汉市青山区,与其联合支教。
7月初,队员们就走访学校内外的居民区和个体户经营点。在相应的沟通后,90余名即将升入5-8年级的学生成功加入夏令营,组成了6个班,每个班都配有1名正班主任和4-5名副班主任。
专门打造“武汉课” 趣味课程激发兴趣
心心火武汉队夏令营在它的第11个年头,开设了语、数、外等8门专业课,书法、舞蹈、手工、音乐等6门素质课,日本文化、植物鉴赏等5门兴趣课,还特意打造了“武汉课”。武汉课包括武汉的气候、特色小吃、地标、方言等内容,武汉队队长李高杉提起开设的原因:“希望借此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了解武汉,融入到城市中来。”
“大家知道武汉人每天早上怎样打招呼吗?”在武汉方言课上,主讲老师蔡扩提问道。有学生答道:“早上好。”蔡扩解释说:“老汉口人在天不亮就起床干活了,干活需要补充体能,但早餐那时还没熟,就会选择随便吃一点压压‘饿气’,也叫过早,而早饭就比较精致了。”他又补充道,“武汉话是漂在长江里、系在码头上的,在‘三镇’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荡,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而传播。”同学们恍然大悟。“浮子”、“打挑瓜”又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举手踊跃发言,“‘浮子’是毛巾”,“‘打挑瓜’是不穿衣服”。
7年级的舞蹈课上,学生们手拿五颜六色的杯子围成一个大圈坐着,主讲老师贾钡站在中间,用音箱播放着音乐《Panama》,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左右摇晃。“拍拍打打拍拿放,拍拿碰碰拿拍放。”跟着老师的口令,学生们左右手配合,依次敲击杯口、杯底、杯壁,杯子一齐发出“砰砰”的清脆声,在圆圈中被顺时针传递给下一位同学。“杯子舞具有普适性,男生女生可以一起玩,它能够提升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和节奏感。”贾钡说道。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8年级数学老师向莉莉以“用杆子测量树木高度”和“统筹时间进行烙饼”等例子来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她问:“为什么大熊猫在睡觉的时候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呢?”“因为暖和。”“那大家知道这里面的数学原理吗?因为球使身体的表面积变小,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这里的课趣味性很强,在学习上我也不会因为过分关注成绩而产生巨大的压力,我对数学、英语学习更感兴趣了。”一名8年级的学生笑着说。
博物馆出游学知识 素质活动丰富生活
7月18日,武汉队夏令营的10位教师带领28名学生前往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参观。“老师需要‘怀公益之心,行师者之道’,也希望借这次活动提高孩子们关注大河、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李高杉说。
师生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主讲的讲座。殷鸿福从“长江之源”、“长江之重”、“长江之患”三方面讲解,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人人保护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流域统筹规划等措施来守卫长江。随后,师生跟随工作人员到影厅观看了4D电影《羽龙传奇》。影片聚焦在羽暴龙“小羽”和翼龙“小翼”的共生关系上,火山的爆发、闪电引起的火灾、对手的威胁,在大自然中,小羽一点点成长起来。“影片最触动我的是小羽妈妈将孩子推出去,自己却被压倒在树下的情节。”七年级一班的祝勇谈道。
“孩子们的求知欲比成人还要强。”7年级一班副班主任黄瑞文说,“当他们看到长角的鲸鱼等较稀有的生物时,会兴奋地拍照,生命是多样的,在参观中他们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有学生家长在微信群里留言:“感谢夏令营带给孩子从未有过的体验。”
除了博物馆之旅外,2018年武汉队夏令营还组织了运动会、知识竞赛、嘉年华、文艺汇演共5个大型活动。7月26日的嘉年华以班级为单位,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各自的主题,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流动到各个教室参加活动。小五班的水果拼盘、小六班的扎染和棋牌争霸、七一班的寿司和果汁制作等活动都吸引了一大批学生。
在小六班的扎染区,学生们围着贾钡老师请教衣服上的花纹是怎样制作的。贾钡把几颗豆子裹在白布里,用木夹子夹起来,穿线在布上缝出一个长条来,“缝豆子的地方展开就是一朵花,缝住的长条展开就是花的茎。”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先在白布上用粉笔画出设计图案,随后将粉笔头、圆珠等小物裹起来。缝好作品之后,吴莉琴、徐映荷等老师协助贾钡把布放到染料锅里,用热水烫好,再捞起晾晒。“古代人穿衣服太难了,还是咱们现代好。”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说。“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些工艺传承下去。”负责老师说。
线上问卷线下家访 跨区域深入调研
社区在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罗伊适应模式的指导下,结合武汉市多个社区积极建设“四点半”学校的背景,2018年武汉队选定了“基层治理下社区管理中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为调研主题。
在设计线上问卷时,调研组队员考虑到了学生和队员两个角度。针对武汉队夏令营和青山区社区的学生,调研组根据美国布朗芬布伦纳的行为系统理论、郭良春等人评估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三个角度,设计了59道题;需要队员作答的有18道题,希望借此更好地理解调研主题。
7月21日,武汉队各班的班主任到个别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与家长对话了解“典型”流动儿童的教育方式。六年级的柯子(化名)同学在学校里是个不爱讲话的同学,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但他对同学私下里却有很多不雅的小动作。家访的老师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在大太阳底下拐进一栋陈旧的居民楼。
柯子家在二楼,是一间40平米左右的小出租屋。老师们问家长:“孩子一天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他会回来告诉你们吗?”“很少,一般他回来我们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好没,我们以卖早点为生没时间管他。”家访的老师们慢慢明白他成绩差的原因,一方面是从乡村“流动”过来的不适应,也和家长辅导功课时的“无能为力”有关。“要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从他还有兴趣的学科入手,适当地帮他补习基础知识,一点点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老师们给出建议。
7月24日,调研组走进青山区碧苑、科苑等五个社区,了解社区服务对流动儿童的影响。在青山区碧苑社区,托管班的一位志愿老师接受了问卷访谈,她说:“我们社区有‘4点半学堂’、社区图书馆,这些都对流动儿童的教育起了较大的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流动儿童的表现甚至比武汉市当地学生还要好。”
“以前我以为城市的孩子有较好的成长环境,但其实很多流动儿童因为家里经济原因无法享受课外补习班这些教育资源,相比普遍贫困地区的儿童,他们要承受的心理落差感其实更大。”调研组代镕镕如是谈到家访心得,“这也是我们武汉队存在的意义吧。”调研组结合线上线下的资料,整理成调研报告,在家长、政府层面都提出了要求,希望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希望政府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为他们参与课外活动提供条件。“青山区志愿老师的话启示我们一切都为时未晚。”李高杉说。
http://www.dxsbao.com/news/137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