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麦田守望者实践团所有成员来到周至县下孟家村,就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情况对该村村委会主任及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采访。
村里注重文化,人人支持教育
下孟家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厚重,据悉是孟子的后代定居于此。据村主任介绍,下孟家村人十分重视村里的文化建设,重视文化教育,认为只有民众受教育、懂知识,才能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
在集体经济时期,当时国家尚未出台投资建设学校的相关政策,下孟家村的村民就自己集资建学校,家家户户出资出力,搬木椽、拿链条。就算是在吃不上饭的年代,付出极大的代价,也要确保村里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当时七七年全国招考三十万人,现在就是光陕西省可能也不止三十万人,但是在七七年、七八年、七九年和八零年这几年村子里一直都有考上大学的人,在周围村子里也是数得上的。”
“在其他方面,比如村里的卫生建设、产业投资,需要村民出钱出力的时候,他们会所有犹豫,但只要是用于教育方面,他们全都表示大力支持,毫不含糊。”村主任介绍到。
周至文化连绵不绝,乡贤风气盛行
住在村委会对面的是有着“五好家庭”荣誉称号的一户人家。据村委会主任介绍,这户人家的主人是农村人,在大集体之前开拖拉机赚钱,后来国家实行集体经济,就卖掉了拖拉机开始在县城做着机械维修的生意。有了一定的经济后就不干了,回到村里开始“读书,买书,藏书”自己研究甲骨文,经常被大学教授请去讲解有关甲骨文的知识。他家中藏书一墙之高,十米之长,近半数藏书是县图书馆没有的。县委副书记看到他的情况后,说道“周至文化,这就是答案。”
从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村里对教育更为重视,初中的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初中毕业辍学率为零,高中阶段入学率也达到了陕西省的要求。
就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情况而言,多数家长选择让学生去上普通高中,尽力考上一所好大学;也有少部分家长愿意让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进入一所职业学校,学习一门谋生的技术。几乎不存在初中辍学或初中毕业即外出打工的现象。
鼓励学生上学,资助奖励并行
从采访中了解到,村委会为鼓励支持学生上学做了很大的努力。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村里都有相关记载,也有相应的资助政策,确保他们“有学上,上得起”;而对于能考上本科和专科的学生,村里有奖励。
“去年,村里对考上一本的学生奖励1000元,二本的500元,大专的也有300元的奖励。”这些钱都是村委会自己出。
就像主任所说,“奖励的钱相比于学生接受教育所要花费的钱来说确实不多,但这是对人才的一种尊重,对知识的一种尊重。”同时,村里鼓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县里、市里上高中,以期能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从访谈中还可以了解到,村里人才的返乡率较低,需要有更多的人回来造福村里的人民,将下孟家村发展得更好。
http://www.dxsbao.com/news/1387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