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启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探索精神,丰富社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助其树立科技梦、成才梦、强国梦,7月30日至8月17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启思科普教育服务队于武汉市洪山区近60个社区开展了第二期STEAM科普教育活动,主要讲授“DIY手工皂”课程,同时开发并试讲
不同于第一期的“小小建筑师”意大利面搭建课程,“DIY手工皂”课程需要老师提前做更多准备工作。7月25日晚19时,全体队员集中召开当日总结会议,重点研讨了手工皂课程的课前准备工作以及各成分的实验用量。如每个加热锅能盛装多少皂基,熔化一锅皂基的时长为多少,每个量杯中香精、色素的用量多少为宜等。为确保次日授课顺利进行,每位
队员都亲自试验,会议桌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手工皂依次成型。
7月30日上午9时30分,队员们分别走进红霞社区和金域天下社区,第二期活动正式开始。首先,配课老师提前为课堂做准备。加热锅两个,皂基一到两袋,橄榄油一瓶,香精、色素若干,模具多个,贴纸、包装袋、小量杯、搅拌棒适量,将这些用具全部放置好后,将皂基入锅,开始熔化。半小时的准备工作过后,主讲老师开始上课,配课老师在一旁负责播放PPT、分发实验材料、维护课堂纪律、保证学生安全等工作。
课程分为课程导入、演示实验、分组实践、分享交流四个环节。“DIY手工皂”课程旨在从手工皂的历史出发,利用熔化与凝固的原理,通过自主选择颜色、气味和形状,让小朋友们充分了解影响手工皂特性的因素,同时在制作过程中熟悉搅拌等实验操作方法,体会物态变化的奇妙。课堂上,主讲老师从草木灰与油脂的故事出发,讲述最原始手工皂的由来。随后从日常洗涤用品引入,启发小朋友们探索香皂的形状、气味、颜色、触感等特点,从而介绍所需添加剂和实验用具。实践过程中,由小朋友亲手滴加所选香精与色素,配课老师将熔化好的皂基液倒入容器中,小朋友亲自搅拌后倒入所选模具。冷凝的时间里,主讲老师进一步讲解了香皂的去污原理,也会跟配课老师一起演示如何实现单块手工皂的多颜色、多层次,小朋友们均表现出很大兴趣。最后,小朋友们将刚凝固完成还带着余热的手工皂装入包装袋,贴上贴纸,“我要把我亲手做的蓝色玫瑰送给妈妈”,“没有什么比我做的手工皂更香了”,带着这样的欣喜,老师和小朋友们结束了收获颇丰的一堂课。
为丰富课程内容,增加授课多样性,8月1日晚19时,全体成员召开会议,集中讨论“彩虹桥”课程的开发,将教学目标和说课稿、教学设计、器材清单、课程实验、课程PPT、整理总结等各方面任务分配到个人,全力为试讲做准备。
由于第二期队员较第一期人数略有减少,队员们人均任务加重,但是每日并肩前行,风雨无阻,“累并快乐着”。8月17日下午16时30分,最后一堂课结束,第二期活动圆满完成。最后,队长吴逸飞由衷感叹道:“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和知识不会结束,希望我们共处的短短一堂课能成为孩子们美好的暑期回忆。
http://www.dxsbao.com/news/1387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