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改变命运背后:教育观念比网络技术更亟待更新
前几天,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引发热议。文章讲的是通过远程直播教学,山区的孩子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享受一样的教学资源。很多“远端”孩子受益于此,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一块屏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有些事情正在变好,教育的门槛在不断降低,然而用“88人考上了清北”的数字来判断教育成果是否妥当呢?
“88人考上清北”的数字还是始终假定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而这些孩子“改变命运”似乎就是在人群中胜出享受到了更加优胜的资源,然而这样说真的妥当吗?成都七中的课程可以分享,清华北大的资源就不能吗?据了解其实国内很多一流大学都已经在网络上设置公开课,我们运用同样的技术和“那块屏幕”也能在清华北大上课。在赞美《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里面的孩子获得了在清北学习的机会以此体现教育公平的同时,人们却对于已有网课资源无动于衷。
这背后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听北大老师讲课并不重要,厉害的是拿到北大的文凭。由此,教育变成了一场优胜劣汰的选拔赛,人们只要在竞争中打败对手,就能拿到成功的敲门砖。但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排他。教育是为了让一个人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更有质量,更从心所欲地活着,而这应该是比网络技术更亟待更新的观念。
假设以后高考改革只考背诵圆周率,位数多者就去更好的学校。那老师们只用教授圆周率,如此培养出来只是一个会吐露数字的机器,缺失了智慧。掌握应试技巧远比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容易得多,优质的教育不应该是模式化的教学和重复的数字排名,束缚着学生天性的同时也压制着发展潜力。北京市教委宣布2019年将取消“特长生招生”政策,从侧面也反映出如今“特长生培养”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素质教育的初衷,“特长”沦为走向名校的“敲门砖”,并不是在真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助力加速,而教育观念更不应被“88人考上清北”遮望眼。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更多的灵魂被唤醒。
http://www.dxsbao.com/news/1479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