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幼宁讲授的《分子生物学》课堂上,从生物的信息传递到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发现玉米转座子,到科恩伯格父子发现DNA复制和转录的分子基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原本只存在于厚厚的课本上的生涩难懂的知识点,在王幼宁老师的引领下串联成了同学们自己绘制的一张张逻辑严谨的思维导图。“如果说每天上这么多的课对于你们来说像赶集一样,那我希望四教C406是你们今后一个学期最爱的一家店”,王幼宁在第一堂课上如是说道。
翻转课堂,学生分享毕业课题
同学们成为课的主角,是这门课的另一大特色。在植科院2016级本科生已经开始毕业课题的背景下,王幼宁将每堂课抽出十分钟时间,让每位同学讲解毕业课题中有关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引领同学们对自己的毕业课题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探索。课上精彩的毕业课题报告来源于课下师生深度分析和认真讨论。来自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1601班的魏晓雪说:“王幼宁老师在这门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备课,此外两个班六十多名同学在讲自己的毕业课题之前几乎都要请教她”。
付出终究是有回报的,很多同学表示,通过讲报告对自己的课题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来自植科1602班的路锦同学感慨到:“以后做毕业课题再也不会盲目被动了”。同时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经过同学们口口相传,在大家脑海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声音再大一点,自信一点”是王老师对许多同学的建议。
微助教,互联网+教育教学
“别的老师只用微助教签到发PPT,而她用出了新高度!”每节课前,王幼宁都会在微助教上发布几道题,检测同学们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实时检验的方法督促同学及时复习,正是她课堂高效率的秘诀之一。在课程的每一章学习结束后,王幼宁还会通过系统统计每道题的正确率,组织同学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纠正。
此外,“词云”作为一个关键词的统计工具,也被她用在课前了解同学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提起‘DNA复制’你会想到什么,请在手机上发送答案”,不一会儿,屏幕上就出现了“前导链”“冈崎片段”“半保留复制”等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词块。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每一张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和同学们自己手绘的思维导图,不难发现王幼宁走在了课堂改革的最前沿。
文献Club,收货的不只是知识
“让我们掌声有请第一组的杨东、张馨和阿依吐拉分享他们的文献”,本学期最后一堂分子生物学课上,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经过王幼宁和筹备组同学的紧张筹备,一场由班上十个小组带来的文献分享会(Journal Club)如约而至,给学习分子生物学三个月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汇报的同学自主搜集感兴趣的英文文献,经过几天仔细阅读并精心制作PPT的准备工作后,在规定的十五分钟内完成答辩。来自植科1601、1602两个班的同学和王幼宁课题组的几位研究生作为评委,为每位同学的文献分享提问打分。植科1601班的门舍同学表示,“这场有趣的Club井然有序、欢乐不断,除了收获分生的相关知识,更提高了我的文献阅读能力。三个月来,王老师作为‘引路人’,带领我爱上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
大学课堂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主动探索的能力。“通过对分子生物学的系统了解,我对其中的一些知识很感兴趣,它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植科1601班的史珺辉说,“在王老师的鼓励下完整地阅读了一篇科研文献,并尝试讲解,增加了科研的知识储备,这对自己科研能力提升很大!”
据悉,这是王幼宁组织的第二届分子生物学文献分享会。在活动结束时,王幼宁为每个小组送上了特别的礼物——《给青年科学家的二十封信》,鼓励有志于科研的同学选择科研领域“没有硝烟的战场”。
她在课程的最后写下这样的一段话:“感恩在2018年秋季遇到的的植科1601&1602,期待未来你们在各自选择的道路上有激情、有韧劲地去创造!我会永远站在你们身后,为你们的每一次努力与成就开心和满足,做更好的自己吧!”
当被问到学习这门课的感受时,植科1602班的刘津易说“幼宁老师有一种把学生带进科学的力量,听了她的课我突然有了未来想走科研之路的感受”。一班的杨东和韩泽邦称赞王老师有想法,讲课逻辑清晰,对待学生认真负责,相信未来的课会越讲越好。
审核人:肖湘平(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http://www.dxsbao.com/news/148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