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陶瓷缘——乡村振兴在甘泉

来源:大学生网报 洛阳师范大学 作者:澜黎澍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在推进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下振兴,让积淀厚重的乡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月19日,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团委寒假社会实践第十一小组来到了中国传统村落——甘泉村,共同探访该村的特色陶瓷文化与旅游发展之路。

  千年制陶史

  甘泉村以烧制陶瓷出名,历史上曾是豫西地区最主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有着上千年烧制陶瓷的历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古陶村,其制陶历史可追溯到唐末五代。据《新安县文物普查资料汇编》记载,从五代时期开始,陶瓷业便在甘泉村逐渐兴起。元代以前以青瓷,柴瓷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黑瓷日用瓷,明清时期尤为盛行。

  新时代,新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陶瓷业的发展趋向规模化,多元化,而甘泉村以作坊生产为主的制瓷业在市场经济中不再具备明显的优势,甘泉瓷业逐渐衰落。为了重振乡村经济,甘泉人选择在陶瓷产业传承上做文章,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古村落文化旅游发展道路。

  新契机,新规划

  2016年,甘泉村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这又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甘泉村项目建设规划,当地将以古窑遗址、窑居遗址、制陶工艺等为载体,形成以窑文化为核心,以古道文化、民俗文化、古村落文化、宗教文化为支撑的文化体系,构建古村落文化旅游、文化农业体验、高端窑居度假于一体的中原古村落文化遗址旅游胜地。

  独特的“笼盔”墙

  在甘泉村,随处可见的房屋墙体和院落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肌理,宛若一幅粗犷质朴的装饰图案。而产生这种图案的原因,源于陶瓷烧制过程中的的一种器具——匣钵。匣钵用当地话说是“笼盔”,是在烧制陶瓷过程中,为防止坯体、釉面在烧制时损坏,而特制的一种容器。千年陶瓷烧造,留下了大量的”笼盔”,而由于“笼盔”内部中空,分量轻,防潮防腐蚀,经久耐用,便被甘泉村聪明的先民废物利用,用其作免费的建筑材料,成为甘泉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豫晋古道

  过了村口再往里走,便踏上了一条由大块青石铺成的路,村支书邱如营向我们介绍,脚下的路可不一般,它曾是“豫晋官道",是河南到山西的必经之路,还是古时重要的商贸之路。想当年方圆几百里的日用陶瓷都来源于这里,特别是与甘泉村一水之隔的山西,经常有大批的商人到这里进购陶瓷,再分销到山西各地。正是依托这样的地理优势,使得甘泉村的陶瓷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古窑与“瓷山”

  据了解,现在保存下来的古窑有三十多座,有些已经历经了千年的沧桑。一行人沿着豫晋古道缓缓向北行,远处的一座小山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邱伯伯向我们介绍,这个小山丘叫做瓷山,是由古时废弃的陶瓷残次品经年累月堆积而成。

  引人才,创品牌

  考察的最后,我们来到了由村民蒋小辉成立的“冶魂”陶瓷工艺作坊,与村中许多“80后”不同,蒋小辉选择重新回到家乡,重新拾起祖辈们制作陶瓷的技艺,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以生产出更好的陶瓷工艺品。据了解,这里将来还会开设陶瓷体验区,游客在参观游览的同时还能亲自参与到瓷器的生产过程中。

  古村古道、古窑古陶、蜿蜒的小道、斑驳的房舍、古朴的老宅、千年的古树……走进河南省新安县的甘泉村,犹如穿越到了千年以前的古陶世界,这里既质朴清雅,又厚重粗犷,别有一番风味。如何将传统村落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亮点,甘泉村的实践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甘泉村,这个沉寂数年的村落,终将会再次呈现往日的辉煌!

http://www.dxsbao.com/news/1499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向母校传薪火,行于社会谱华章

为增进广大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的了解,推广曲阜师范大学的犁牛之子精神,即对出身和自我价值的思考,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队员在1月27日,前往周边社区……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以爱育爱,让爱出发

教育根植于爱的土壤,它孕育了希望的种子,回望爱与被爱的点点滴滴,它们汇聚成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点亮同学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助力青年学子“受教育……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以书之名,让爱出发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0日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为了帮助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重塑人生,启铭学校在矫正教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实现……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挥毫写福字,墨香贺新年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3日电福字在风中飘舞,每一笔都写满了希望与期盼,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关爱,营造喜庆祥和的新年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历史遗迹,探索传统文脉

追寻历史遗迹,探索传统文脉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2日电枣庄市博物馆,宛如一颗镶嵌在鲁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历史的幽光和文化的馨香。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历……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执手朝阳,牵梦远航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0日电春节将至,为点亮同学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助力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教育友好交流,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曲园故事,书写崭新篇章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18日电一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使命的高等学府——曲阜师范大学,坐落于孔孟之乡,于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汲取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曲园学子。为……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守护绿荫”调研队赴新疆阿克苏市调研
2月18日10时,团队成员王滔和陈舒悦前往新疆阿克苏市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目的在于了解如今新疆荒漠化治理的大致情况。在小队前往过程因为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不是很了解,导致走了不少弯路。冬季的 …
医学院组织召开新学期第一次班会
一场美国体验课 ——“行栋派·赴美之约”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行栋派·赴美之约”社会实践团是基于大学生国际志愿者海外交流实习项目而建立的,此项目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外事服务中心和GCA(Global Cultural Adventurers)联合举办。团队共8人,经过面试及双向选择后,将分 …
机电工程学院“爱无止境,筑梦扬帆”实践团队赴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见识性实习正式开
团队成员对公司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 2月23日,在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孟经理的安排下,“爱无止境,筑梦扬帆”实践团队正式开始见识性实习。 为使同学们有更深入的了解,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王主任为“爱 …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山东省滕州市家用轿车拥有量情况调研实践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车辆的拥有率逐年上升,我们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17级应时代需求组建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2019年2月14日至2月16日,我们在山东省滕州市滕州润鸿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 …
“改革息壤,潮历新行”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赴福建省厦门市寒假社会实践团
四十年前的冬天,改革开放踏出了她蹒跚的步伐,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华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精神,大连 …
川农学子走进军垦文化,传承拓垦戍边精神
见证卓越变化,聚焦人民生活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腾飞、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德州学院音乐学院召开新学期首次辅导员班主任会议
为落实学校《关于做好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月23日下午,音乐学院在会议室召开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会议。  会上,党总支书记高莉充分肯定了2018年学院学生工作取 …
生命科学学院召开第一周班级例会
为提高学生对新学期、新征程的认识,让同学们收心归位,制定明确的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生命科学学院于求实楼1011、1012和1015教室召开新学期第一周班级例会,例会由各班辅导员老师主持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