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南北朝,大家可能都不怎么重视,认为这个一个无法和汉唐时期的强大繁华相提并论的时期,民族抗争与打仗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普通百姓只能卷入黑暗的封建统治的浪潮,无力纷争。众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时也着重研究汉、唐、宋 ,在南北朝的历史上没有多做停留。其实,这个纷繁错乱的年代也有不少风云人物,南梁武帝便是其中之一。
梁武帝是一个能忍有智谋的人,虽说南北朝有不少篡权夺位的,但他的行为算得上“正大光明”。南齐末年,风起云涌,变乱就一念之间。萧衍虽然大权在握,也想废萧宝融自己做皇帝,但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静待时机。原来的好友沈约知道他的心事,于是委婉地向他提起此事,第一次时萧衍装糊涂,推辞过去了。第二次提起时,萧衍犹豫片刻,说了句“让我想想再说吧”,后来就答应了。然而最后还是通过禅让的方式避免了皇宫中争斗。不仅如此,他在各地的叛乱上也凸显用人的智慧与果断。
上位之后,萧衍便开始有所作为。首先就是大赦天下,在他上位中大赦多次,深受百姓拥戴。又改变纳税赋税的制度,百姓深得其利,百姓生活好转之后的盛况丝毫不亚于文景时期的粮食装不完的状况。用人方面更是别出心裁。《梁纪》记载:“公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若肉食莫言,欲有横议,投谤木函;若以功劳才器冤沈莫达,投肺石函。”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公车府谤木和肺石政提出议论,而在官位的人又没有谈到,就把其意见投入谤木旁边的盆子里;如果有谁因功劳或才识被冤沉而没有上报,如欲申诉,把申拆书投入肺石旁边的盒子中。在法制建设上,更是为以后的朝代留下了制法的范本《梁律》,并且各种判罚制度十分全面而且正规。
这不得不让我把他与汉高祖刘邦相提并论。他们都一样,登基前,见过了百姓的困苦、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腐朽 ,认识到要登上帝位需要一步一步的来,最重要的就是得民心,更要做个好皇帝。上位之后,一改前朝对百姓的压榨,取消了前朝腐朽的任官制度,任用贤能,礼贤下士。当他的政令实行起来以后,统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然而,皇帝毕竟上站在最高的地方,如何维护自己统治才是关键,当一些人有所触动他的威严或是权威,就算是亲人也毫不留情。这或许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皇帝的可悲。一方面要任用贤才,另一方面,还要防止他们触动自己的利益。君对臣有猜忌,臣对君又有畏惧,是多么的悲哀!曾经励志做个好皇帝,然而在做上之后才知道,这是多么的困难,皇家的威严将一步步取代曾经的战场深情,以死相随的承诺。正如刘邦,在帝位稳固后便开始怀疑身边的人,设死计杀韩信,逼走萧何那样,萧衍也像每一个帝王一样,在巩固帝位途中疏远了昔日的好友,包括功臣沈约。俗语道:一山不容二虎。面对自己潜在的威胁,虽近必防。
转至晚年,这也是历史最不好妄加评判的时期。梁武帝信奉佛教,将传来的佛教与当地风俗相融合,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华大地的传播。杜牧曾说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当时佛教之盛。在另一方面,梁武帝由于迷恋佛教,在位的最后几年曾多次前去舍身,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这导致佛教变得不再正气,也导致了梁国一步步走向衰落。最终的侯景之乱,让一代强帝萧衍饿死于台城皇宫净居殿。
http://www.dxsbao.com/news/154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