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11月16日报道,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6日到18日在浙江乌镇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大会设置16场分论坛,20个议题,涉及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国际合作等前沿热点问题,迎来了来自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等共1600多名嘉宾,以“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大会增添了五大亮点:启用新落成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场馆;首次向公众开放“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国家部委直接参与分论坛承办工作;会务接待服务处处体现国际化;“乌镇咖荟”活动打造综合交流互动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以其快捷、方便、互动的特性迅速占领了社会活动的大部分空间,但同时也因为这些特性,使得大众对它难以持有鲜明的褒贬观点。正如西藏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索朗次仁老师所说:“对个人而言,他带来了便利与机遇。但同时,诸如天猫之类的企业也减少了中国实体就业的机会,降低了很多中产阶级致富的概率。可以说,它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设下了障碍。因此,它需要规则。”由此看出,互联网正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互联网大会,则是基于多数人的利益致力于对互联网设下规则的产物。 2014年11月19日到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浙江乌镇举办,大会主题为“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网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以期各国“在争议中求共治,在共治中谋合作,在合作中求共赢”。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到18日于同一地点举办,在继承了上一届的理念与成果之下,以“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可以说,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成为了中国向世界推广全球互联网治理理念的重要窗口,推动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来,中国互联网社群都主张要充分发挥各个平台的作用,从而优势互补、凝聚合力。于此,互联网世界需要新的秩序来管理数字时代的事务,需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成为各方共识。厦门华夏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系的李小山老师便谈到,“互联网大会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它预示着在互联网这个变量中,合作治理、多方共赢、不断创新这三个因素将会成为常量。事实上,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已为共享共治、互联互通打下了大半江山。”
http://www.dxsbao.com/news/160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