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古时面塑艺人挑担提盒,走乡串镇,用常见食材——面粉,仅仅用简单的几样工具配以娴熟的技艺手法,使之脱胎换骨、涅槃重生。今朝曲江书城内,非遗面塑传承人——“面人张”,其以独特的创意面塑新思路,为面人技艺注入时代的独特烙印。
7月9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寻溯丝路起源,助推古都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便慕名前往位于西安市曲江书城内的面塑学习馆,拜访民间传统面塑技艺传承人——张倍源。
弃擅专,畅文化
当服务队来到位于曲江书城三楼面塑馆外时,众人被馆内的陈列品所大大震撼。一排排各式的中外面塑人物静静地伫立于置物架上,人物脸部的褶皱,眉眼的弧度、嘴角的上扬,都仿佛被精心设计过,千人千面。此时的张倍源正静静地坐在工作椅上,手拿教具,指导着一位学生捏面人。
服务队队员们道明来意后,张倍源爽朗地笑了一下,随即热情地向众人介绍馆内情况。与其他传统面人技艺馆不同的是,馆内分为两个教学区,即中国传统面塑教学以及外国人物面人教学。这种中西面塑并容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行业中并不多见,而这一切也源于张倍源的生活经历。
“以前我在日本留学,学习动漫。”平平淡淡地说出这句话后,张倍源逐渐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那时老师要求要做最擅长的东西,后来我发现,我最擅长的是日本的人物形象,但那是别人的。”说出这句话时,张倍源面露自嘲之色,“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即使再擅长,那都不是我自己的东西。”或许这成为了张倍源人生转折的一个契机,此后,在异国他乡地他开始拾捡起刻于其骨子里的家族传承技艺——面塑制作,并在其留学的日本高校盛行一时。
“就像日本人爱他们的文化一样,中国人也应该认同自己的民族瑰宝。”
本源同,异相生
张倍源将其捏制的几个代表面人展示给服务队员们看,身材高大者有150厘米之巨,所用面粉足足有19千克,而身材娇小者,仅绿豆般大小,面部神情细微亦精心雕琢。他自豪地向众人说道:“面粉什么都可以捏,什么都可以做,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称之为中国面人。”
“中国面人和外国面人有什么不同吗?”
“中国面人是面,而不是一坨面。”望见队员们疑惑的神情,他笑了笑,继续道:“中国面人的面是一方面,就是指文化的那一方面。”众人大悟,制作的原料实际是一致的,但由于制作工艺不同,文化渊源不同,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相异的。中国面人讲究神形兼备,舞刀护主的关公绝伦逸群,替父从军的木兰浩然飒爽,保疆卫国的岳飞忠肝义胆……面人如真人,形象在手指翻转间即刻立现。
“来到这儿的每个人,我都会告诉他们面人制作的道理,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流传所必然要求的。”张倍源眼神只有坚定,他始终坚守着作为的匠人初心。
走丝路,流四方
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往今来承载着多少中华的传统技艺。为响应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张倍源也贡献着他的一份力量。“参加完央视挑战赛后,很多高校找到我们合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如彼所言,西域文化不仅要通过丝绸之路传进国内,同时国内的优秀非遗文化也可以通过丝路走向世界。
“非遗文化需要找到传承人,非遗文化的产品也可以进行创新,创新才有生存的活力。”
张倍源在西安已经成立了5家面塑学习馆,尽管规模尚小,但潜力巨大。其独特的教育模式立足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青少年,寻找传承人,将其推向世界。采访过后,张倍源向服务队队员们展示了面人制作工序,捏、揉、搓、掀,短短几分钟,一个面塑脱手而出。制作的过程里,他严肃甚至面无表情,但眼中的专注足以可见其满腔的热情。
面塑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人的出现。通过新型丝路商贸,面塑传承与发展出现了一个更加多元的渠道。贸易良,丝路兴,文化盛,相信在未来丝路新贸的开发下,更多的优秀文化将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人不再只晓秦俑唐瓷,让更多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符号,让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
http://www.dxsbao.com/news/1738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