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用水告急,都昌县全城停水一天——江西省水利厅官网在2016年8月发布的《为了“一湖清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一文中,如是描述2007年枯水期的都昌县,以证实鄱阳湖建闸的必要性。
文中称,近几年持续下降的鄱阳湖枯水位,已给沿湖地区的饮水和灌溉造成了很大影响,占有鄱阳湖三分之一水域的都昌县受困尤深。
日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都昌县实地探访发现,正值鄱阳湖枯水期,负责为都昌县城区供水的老水厂的取水口已部分裸露在水面。
都昌县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于小求表示,为保障枯水期供水,他们不得不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在水面上铺设临时取水管,将水泵用浮筒浮在水面上,水管还要随着水位的变化加长或缩短,“每年都得重复这样的工作”。
“2013年12月,鄱阳湖都昌水文站刷新了历史最低记录,7.53米。”于小求说,新建的二水厂的取水口设置参照了这个水位,要在比这个水位低一米多的湖底设置取水口,“必须得保证出现最低水位时也能取到水”。
枯水期对鄱阳湖周边造成了困扰是事实,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分歧横生。江西决定在鄱阳湖上建闸留住湖水,力挺声有之,但质疑声也不绝。
农田的不远处就是一座水库,都昌县共有这样的水库262座,用于农田灌溉和居民饮水。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刘霁 图
“枯水期供水成最大民生问题”
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区与入长江水道的交汇处,国土面积266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2.1%,拥有鄱阳湖1/3的水域。
自2003年以来的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枯水水位降低等一系列变化也对都昌县产生显著影响。濒临中国最大淡水湖的都昌,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反而成了难题——2007年、2008年、2013年,都昌出现过三次较严重的缺水情况。
据县防办统计,在2008年,全县农村饮用水困难人数达12.7万人;城镇集中供水困难更大,如都昌县城自来水厂从2008年12月22日起就出现自然取水困难,便立即从九江市请来专业清淤公司,每天花费5000余元,保证临时搭建的二级提水泵站正常取水,直到2009年2月26日,时间长达67天,包括二级提水泵站设备购置与安装,总开支达39万元(每吨水成本增加0.39元),才做到县城大多数居民家庭基本不断水。
2016年12月初,家住都昌的邵兵(化名)笑着说,去年鄱阳湖枯水期时,他曾带全家到酒店开房洗澡。12月3日,邵兵家水龙头开到最大的样子。
12月3日晚上8点多,澎湃新闻来到都昌居民邵兵家中。他将厨房的水龙头开到最大,水流很小且断断续续。他说,这种情况在鄱阳湖枯水期很常见,为此,他在厨房安置了一立方米的水箱,“水多的时候就储存些,以备不时之需”。不仅在厨房有水箱,邵兵还在卫生间多添置了一台储水式电热水器,与洗脸池水管相连,用水高峰时可救急。
据邵兵介绍,这种情况每年要持续近7个月,从9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我们已经习惯了”。
他强调,在每天用水高峰时段,只有四层到七层的住户用水才会紧张,他家恰好住在五楼。
都昌县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于小求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目前除了边、远、高地区用水较困难外,县城的其他地方基本能正常用水。
当地的一位媒体人向澎湃新闻透露,枯水期城区供水成了都昌县最大的民生问题。老水厂的取水口已部分裸露在外面。
老水厂取水口已部分裸露
为改善城区在枯水期的缺水情况,在离都昌县城大约三四公里的地方,第二座供城区用水的自来水厂也正在建设中,取水泵房离鄱阳湖边仅有一百多米。
于小求指着泵房介绍道,二水厂一期工程完成后日输水量可达3万吨,加之老水厂原有的3万吨输水量,可基本满足城区和周边部分村庄的生产生活用水,“明年三四月份可先达到日输送1.5万吨”。
按照设计的供水规模,二水厂日供水量为6万吨。“剩下的三万吨属二期工程,会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决定投产时间。”于小求说,早在2012年,筹建第二水厂的计划就向上级报批了,直到去年1月份才正式开工,“我们当然也希望尽早开工,资金上确实有困难”。
在于小求看来,设备、供水量的升级不是重点,取水口的水位下降才是他最关心的。
“2013年12月,鄱阳湖都昌水文站刷新了历史最低记录,7.53米。”于小求说,二水厂的取水口设置参照了这个水位,要在比这个水位低一米多的湖底设置取水口,“必须得保证出现最低水位时也能取到水”。
澎湃新闻实地探访发现,老水厂的取水口已部分裸露在水面。
于小求表示,为保障枯水期供水,他们不得不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在水面上铺设临时取水管,将水泵用浮筒浮在水面上,水管还要随着水位的变化加长或缩短。他苦笑着说:“每年都得重复这样的工作”。
12月13日晚上,于小求称:“都昌水文站水位下降到10米以下,这几天每天下降约30公分,取水头部又开始加泵了”。他坦言,取水头部的水泵数量逐年递增,今年增加至了8台。鄱阳湖枯水期时,沿湖农田多种植用水不多的油菜。
枯水期提前晚稻会受影响
按照江西官方的说法,不仅城镇居民饮水出现困难,沿湖的农田灌溉也受鄱阳湖枯水期影响。
江西水利厅官网上的《为了“一湖清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一文称,“
2003年以来枯水期持续的低水位,造成取(提)水设施取不上水或无水可取,有近300万亩靠湖水灌溉的农田因湖水位低和闸底板高(进水闸底板高程一般在11~13m)而取不上水。”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告诉澎湃新闻,根据分析,到2030规划水平年,鄱阳湖环湖农田缺水约4亿立方米,其中9-10月份缺水约占全年缺水的56%。
而在来自基层的水利官员看来,即便是沿湖农田的灌溉,也要看当年的降雨情况和种植的农作物,且都昌县的农田并不多,人均还不到一亩。
都昌县水务局农村水利股向姓负责人说,都昌县有中小型水库262座,用于农村饮水和灌溉,“汛期降雨量大,种晚稻时,正好可以引渠灌溉”。“我们这里主要是秋天的晚稻用水较多,遇到干旱年份,再加上枯水期提前到9月份,晚稻用水才会受影响”。
12月8日下午,正在田间给油菜苗施肥的农民江金学说,冬天主要种植油菜等用水量很小的农作物,“从池塘里抽些水也就够用了,鄱阳湖冬天枯水对灌溉基本没影响”。
江金学说,只有在七八月份种植晚稻时用水会紧张,但也不是因为缺水,“那个时候雨水少,但鄱阳湖里很多水啊,提灌站年久失修抽不上水”。面对这种情况,他只能选地势低洼处种水稻,方便引沟渠里的雨水。
县水务局工会主席陈永林坦言,全县沿湖目前仅存泵站373座,可开通正常运行泵站69座。“都昌县财力非常紧张,只能依靠上级资金,目前上级基本未实施此类项目”。
陈永林说,2013年12月份,应江西省水利厅要求,都昌县水文局递交了一份《都昌县灌溉设施情况汇报》。汇报中称,“近十年来,国家未对我县所有泵站进行更新改造”。
他也表示,鄱阳湖枯水期时农业用水量并不大,主要是生活用水受些影响。为都昌县城供水的第二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中,施工人员正铺设直径约一米的输水管道。
解决办法之争
水资源紧缺成为江西要在鄱阳湖建闸的一大理由。
“由于各方面原因,鄱阳湖水位下降已呈趋势性。水资源紧缺将成为湖区枯水期突出的问题。”2016年8月19日,江西省水利厅在其官网发文《为了“一湖清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称。
该文认为,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为环湖区的城市和乡镇居民生活和生产提供用水安全保障,环湖79座水厂的供水保证率可从现状的80~97%提高至97~100%。
可深受用水困扰的邵兵并不这么认为:“你说是再建个水厂划算还是花130亿建个闸划算?”
于小求的担心是,将来鄱阳湖最低水位再被刷新,水厂的运营成本会增加。
对于居民饮水的紧张问题,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建议打井开采地下水,“鄱阳湖周边地下水丰富而且水质普遍优于地表水,安全的居民饮水最好通过打井、增加引水设施等措施解决”。
但于小求认为这种方案并不实际,“打井需要找到大流量的地下河,不是任何地方都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认可周建军的上述建议,“从水资源量来看,鄱阳湖不缺水。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每年的9-10月份湖泊水位降低,枯水期延长,现有设施取不上水。”
他进一步说,如果单从解决滨湖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来说,可以通过改造提灌站和增加引水设施来解决。
但提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枯不控洪”建议的原江西副省长胡振鹏,既不认同“打井”开采地下水的办法,也不赞成改造提灌站到深水河道取水的方案。
此前他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卫生部门检测发现,湖区地下水铁和锰元素浓度严重超标,目前没有找到去除铁、锰离子的有效方法。此外,利用地下水要比地表水成本贵得多。
至于提灌站挖沟到到深水河道取水,最远的地方需要挖10多公里。胡振鹏认为,挖掉的草洲以及弃土堆积损失的草洲,不会比工程方案淹没的草洲少。
胡春宏也是鄱阳湖建闸的支持者,因为“鄱阳湖水利枢纽枯水期抬高水位,应对江湖关系变化作用、生态作用、改善湖区通航的作用无可替代”。
http://www.dxsbao.com/news/178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