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当选新一任篮协主席 姚明怎样才不会输

  金波浩淼

  以“民企”身份变身“主席”的姚明,如何代表民间、代表社会,从政府部门那里拓展权益空间,必须深思熟虑。这需要姚明对现实有更多的认知,足够强的妥协,甚至要做一点脏活累活。

  据新华社报道,昨日,在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姚明当选为国家篮协新一届主席。此前网上盛传的姚明将出任篮协主席的说法终于坐实。在这一消息放出的十五分钟内,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资深媒体人转发了这一新闻。一个按语是:“厅局级?”我估计,有不少人也都这样想。

  就在两年前,姚明还是一个篮球市场化“起义领袖”,如今在媒体的报道中,姚明俨然成为改革中锋。“没有比姚明更合适的人选了”,很多人笃定地这么说。

  姚明作为一个篮球明星的能力,自然不消说。他还有其他很多被认可的能力。问题在于,他要想最终以不败之身离开篮协主席这个位置,只靠能力之内的资本可不够。不过还好,姚明能力之外的资本,不是零。

  姚明首先是中国体育界一面有国际影响力的旗帜。在商场上,这就是品牌;另外一些场合,则是护身符。

  姚明还有很多身份。他算做过某种意义上的官员了,比如全国政协委员。他也是私营企业主,他有自己的管理理念。为了这种理念,他付出了与少年好友疏离,以及被指点议论的代价。但他的企业,在付出这样的代价后,并没有获得足够出色的业绩作为回报。

  姚明一出道,就是阳光大男孩。他情商够高,表达沟通无碍。但他的风格与其说是“中国”的,不如说是“中国与世界接口”的。他典型的海派风格,与中国主流社会,特别是官场规则,恐怕不能说完全吻合——而恰恰是这点不同,使他在休斯敦大获赞赏。

  中国运动明星转入仕途的不少。但做得好的,则是寥寥。再往大里说,如果对国外先进模式足够了解就能在中国当好管理者,不管是体育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有多少成功改革的主导者是正儿八经的“海归”?

  这绝不是唱衰姚明。只不过,要想赢,姚明就要做最充分的准备。

  中国篮球的问题,出路在管办分离。这一点,甚至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已经成为某种共识。为什么改革改了这么多年,还是需要“救火”?

  利益勾连的解释只是一方面。根本问题是,在中国,一个行业管理部门,很难有动力去推进那些改革。都能自己管好自己,要管理部门做什么?

  更需关注的是,今天社会治理的大势,已经有了微妙变化。那么多比姚明高明不知道多少的企业家,都在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重新定义民间、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以“民企”身份变身“主席”的姚明,如何代表民间、代表社会,从政府部门那里拓展权益空间,必须深思熟虑。

  这需要姚明对现实有更多的认知,足够强的妥协,甚至要做一点脏活累活。场地变了,继续高举高打,未必还能赢球。

  但倘若不再高举高打,赢下的还是他要的东西吗?回答这个问题,不仅需要高度,也要智慧。尽管目前的舆论对姚明上任一片叫好,但所有改革都需久久为功,中国篮协真正做出某种改变,我们还是要给姚明一些时间。

  宋金波(媒体人)

http://www.dxsbao.com/news/191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塑料紫菜”谣言发酵 有人打匿名电话向企业要钱
网上集中出现视频,声称紫菜为塑料所制北青报记者对紫菜做燃烧试验泡水紫菜在外观上与黑塑料袋相似  近日,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视频中有人称几个福建晋江企业产的紫菜是“塑料做的”, …
解决“自己证明自己”,需要改变举证逻辑
朱昌俊  单位为了防止有人冒领补助,需要已经退休的老人证明自己还健在。家住南京六合的丁大爷已经84岁了,虽然行动不太方便,但还是来到了辖区派出所,请派出所开具一份证明他还活着的证明。按照公安部的规定 …
“副省长被逼购”有多大警示意义
  陈舜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参团旅游,他的遭遇和普通游客的遭遇完全一样,他看到了云南旅游乱象的真实状况。但毕竟他是主管旅游的副省长,他的遭遇最终定能引起旅游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假如他只是一名普通游客, …
媒体:深圳“两套房失业中产”,别太矫情
  一言为定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篇讲述所谓“中年财务危机”的帖子。大致内容是说,在深圳某大公司上班的一个中年男人,月入3万多,有车有房,刚生了二胎。妻子也不工作,本来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但因不愿出 …
“塑料紫菜”辟谣还不够
  来论  据泉州网报道,近日,网上流传数则“紫菜由黑塑料制成”的视频短片,引发全国各地商场下架相关紫菜产品。视频中涉及多个具体品牌企业,目前泉州的多家紫菜企业已经报案。22日,泉州数家紫菜企业与相 …
泉州一烂尾楼盘预售金遭违规提取 住建局被判违法
  楼盘停工烂尾,业主怀疑是预售款遭挪用导致,一纸诉状将福建泉州市洛江区住建局告上法庭。一审法院判决认为,该局不履行开发商预售款监管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  2016年12月28日,澎湃新闻对该案进行了报道 …
人口出生率未见“二孩效应” 地方建议多鼓励生育
  2016年全国尽管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但是很多省份的二孩生育并没有达到预期,部分省份出生率下降。  全国1%的人口抽样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甘肃2016年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3 82‰、12 18‰, …
贵阳有座“千年巨佛” 据称比乐山大佛还有来头
  “贵阳深山竟藏世界最大天然巨佛,距今已千年!”“巨佛身高约50米、头高16米,甚至比乐山大佛头部还高4米,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自然石佛。”“世界第一,天然山体石佛,在贵州露出真面目”……近日,网上流传贵 …
莆田共享单车被偷光事件反转:投资人争相送钱
  “自行车已经找回来60%了。”林斌兴奋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几天前,林斌创办的卡拉单车吸引了全国的关注,这家试图在福建省莆田市复制共享单车模式的公司出师不利,首期投放的667辆单车,一个月不到,丢 …
北京两名护士给共享单车上锁占为己有 被拘5天
  未来网北京2月23日消息,私自给小黄车上锁,违法?近日,火箭军总医院的两名女护士因给“小黄车”上锁,被行政拘留5日。  据知情人透露,2月22日下午,火箭军总医院门口,两名女护士下班时刚要打开被自己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