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手机是绝缘的,所以常常是两手“空空”的出去,回去一瞅,就发现坏了事,好几个未接电话和一堆QQ消息,可以说平时是否能联系上我全看缘分。不过说来也奇怪,但凡我带手机出去,生怕错过什么似的盯住手机,它又偏要和我作对似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如今天,等回来看到群里要求写随笔的时候,已经到了深更半夜。我并不着急,因为600字的随笔对我来说不算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不过等到真正提起笔的那一刻,才有了“胸中千万言,下笔无一字”的体会。兴许是生活转得太快,没容许我思考的时间,也兴许是许久未提笔,变得生疏了。正当我发愁之际,突然想起,前几天校部部长让我们捧读鲁迅的书,并作观后感。恰巧我对此有点想法,今天所要求的又是随笔,所以我就来道一道阅读中的“爱恨情仇”。
很多读书人都可能都会有一个特别喜欢的作家,不仅单单是欣赏他的文字,而是每当你一读到他的作品,就会引起你内心强烈的共鸣,以至于去改变你的所思所想。古话“文如其人,以文会友”都由此而来,这就说明,往往看一个人兴趣所在,便可见其本质。不过人是成长的,情感自然是多变的,那么所需的阅读自然就不是依然如故了。这便可见我们的“朝三暮四”。然而这并不类似于感情中背叛,对于我们来说,也全然不是一件坏事。
就比如我,我的阅读生涯应该是从网络小说开始的。什么《总裁爱上我》、《霸道校草和可爱甜心》之类,剧情总是换汤不换药,通篇的爱来爱去、全都是套路。不过依旧看得热火朝天,津津有味。仿佛自己就化身女主角,长相平凡,还总能莫名其妙地被男主以及一票男配爱的死去活来。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抵触小说里歇斯底里的爱情和脱离现实的梦幻,于是它们被我一一束之高阁。随之接踵而来的是考试大纲中的必读必考课外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等等,为了应付考试它们被老师强行分成几个部分,成了作业中一员,但这并没有使我们产生抵触的心理,而是将我们引入了“书海”。
这足可见证,上面我所说的。
有的人会问,问什么现在的好书越来越少,这是你自身的原因,你对阅读变得越来越苛刻,这是好事吗?当然。你懂得如何去鉴赏,如何去从中汲取。鲁迅的书是我以前所不喜的,鲁迅的大费周折的赞美,尖酸刻薄的讽刺,在我一个尚且懵懂的年纪无法理解。但近日重翻看来,我竟深深爱上这位作家。犀利的笔,将画面勾勒出来,震撼人心。
原以为今生今世,某些书之于我,就像是不离左右的情人,活到老,爱到老。随着阅历的增长,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阅读的确像情人,今天爱这个,明天又变成另一个。不断地在阅读里移情别恋,一颗心却日渐在这样的移情别恋里变得澄澈,丰盈,大气,饱满。“毋庸置疑,有人常常要让肤浅和粗陋陪伴一生,他们或许永远也走不到‘成熟’这条线上”。读罢作家张炜的话,对自己也释然了,这也是一种成长。
http://www.dxsbao.com/news/20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