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安徽师大学子调研定埠节日文化

来源:大学生网报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杨波 盛雨馨

寻千年吴越文明,扬优秀节日文化。结束了中分村徐氏祭祖的文化调研,7月1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传统节日调研团队马不停蹄,赶往郎溪县定埠村,开展实践第七天的调研活动。定埠村文化站站长陈寨军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陈站长担任文化站站长后,一直致力于定埠村文化发掘与保护工作,他特意在文化站内为队员们举行了一场文化交流座谈会。

水运发达的江南小镇

定埠村濒临胥河,为安徽郎溪、江苏高淳、溧阳三县市的交界之冲。“约公元前506年,吴王伐楚,为了向前线运送粮草,吴相伍子胥组织民众在当地开挖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胥河,定埠因此开始有人口群聚。”陈站长认真细致地向队员们讲解定埠村的起源 。“由于胥河是苏皖两省的界河,人丁兴旺、族群众多,不同文化在这里长期交融,民间至今仍保留着丰厚的文化遗产。”陈站长向队员们解释到。在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定埠逐渐形成了吕、周、杨、芮四大家族,分布于胥河两岸,其中以吕氏最为兴旺发达,源远流长的定埠村文化也大都由吕氏家族创造。在郎溪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郎溪文化在北乡,北乡文化在定埠,定埠文化在吕家”,足以见证吕氏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

尽管胥河作为界河将定埠一分为二,分成安徽、江苏两个部分,小小的定埠有两个行政组织,但两岸的人民关系仍然融洽。陈寨军站长风趣地说:“在定埠,晚上睡在安徽,白天在江苏做生意是常有的事。”正是这样一个水运发达、人丁兴旺的江南小镇,才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

春节是汉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相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通行的节日习俗,定埠村的春节显得热闹非凡。“每年从腊月开始,跳五猖、小马灯、大小锣鼓和降福会这些当地的特色习俗就开始在村子里的各个街道展演,吸引了大批附近地市的民众前来观看。”陈寨军站长随后向队员们一一介绍了定埠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来,定埠水运虽然发达,但也一直水患不断。时至西汉,大禹后裔张渤率领众人疏浚治水,以帮助两岸百姓安居乐业、年年丰收。“后世为了纪念这位为人民谋利的治水英雄,一千余间吴越地区对张渤的祭祀繁多,而我们定埠的祭祀活动最为独特,当地人叫跳五猖。”据陈站长介绍,跳五猖由东南西北中五位猖神及道士、土地、和尚、判官另加值路、小生各两角,共十三身组成。演跳前各角色按子午中轴线站好位,分别表演收灾降福、大帝赐丰、感恩帝佑、拜谢祠山四种阵势。“跳五猖的演跳形式完美地运用了阴阳五行说来诠释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仅表达了我们百姓对张渤的纪念,也表达了民众改变生活环境的积极进取精神。”陈站长骄傲地说。

与跳五猖类似,降福会也是祭祀英雄事迹的盛会。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将军张巡为保江淮,誓死守卫睢阳城,才使得江南地区免受战争侵袭。后世纪念张巡的活动层出不穷,定埠村的降福会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习惯把降福会称为出菩萨。后世所崇敬的张巡、许远以及拟神话的三位太子、先锋、旗牌、土地、大力王等战将神祉共有二十三位。这二十三位将军的脸谱分别由胥河两岸二十二个自然村供奉,每年正月初八降福总会举行时二十三位将军欢聚一堂,为当地的百姓受灾降福。”陈站长绘声绘色地说到。“每位将军都配有一匹战马,演出时由七八十人护卫前行,整个演出参演人员超过三千人,可以说定埠村的男女老少都参与到了这样的巡回演出当中。”

伴随着降福会一同演出的还有定埠当地特色的小马灯和大小锣鼓。小马灯主要用于纪念吕氏先祖吕盛,由十岁左右的男童扮演,分为开堂、出堂、进堂三个演出阶段,从腊月一直演到正月十六。尽管皖南许多地区都有小马灯演出,但定埠村的小马灯又因为有大小锣鼓的伴乐显得与众不同。“尽管我们没有总结具体的乐谱,但是当地人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基本都会打出一手好锣鼓。”

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为了继承和弘扬定埠村的节日文化,当地政府和民俗专家都做出了不小的努力。“我们文化站还有一个名字,叫民俗文化技术培训学校,专门教授村民进行文化演出的本领。”陈寨军站长说到。近几年,村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也不断提高。尽管资金短缺,定埠人仍然积极募捐,在村里盖起了面积近两万平方米的民俗文化村。村院里建有降福庙、马灯堂、祠山殿等建筑,用于陈列文化演出时的道具、服装等器物。除此之外,文化村内还设有专门的传习演练场,来培训演出人员。“为了让定埠文化更好地发展,我们还特意成立了民俗文化推进会,打算与旅游景点合作,使我们的文化演出走向市场”,陈寨军站长自信地说。

在队员们调研定埠村文化期间,还遇到了正在向政府反映文化保护与开发事宜的老人吕关林。“定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众多,但这些民俗的继承人已经年近古稀,如果不尽快保护,很可能会面临失传的威胁,因此我和五位老人联名向县政府写了一份建议,希望能在定埠建立郎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吕关林老人激动地说到。相信在胥河两岸人民共同的努力下,以胥河、吕氏宗祠、非遗陈列馆为载体,定埠一定会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小镇。

悠悠节日文化韵,荡荡民族精髓魂。陈站长的讲解不仅让队员们认识了绵延两千年的定埠节日文化,更让他们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唯有开发传统习俗的市场价值,为当地人谋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文化产业,古老的民俗文化也就得以传承和发扬。

(文/杨波 盛雨馨 图/



盛雨馨 吉文龙)


http://www.dxsbao.com/news/242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趣味运动展风采,残健共融谱新篇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康馨家园举办了以“身心融彩绘生活,残健并蒂绽芳华”为主题的第十一次长期陪…… 王丽霞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凝聚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星火燎原·红色征程”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小红船”党员服务站联合“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重庆工商大学南操篮球场举办了“星火燎原·红色征程”红色记忆互动之旅。此次活动聚焦红色…… 朱荣梅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情牵助残护幼苗,爱洒青春志愿行

2025年4月11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融智特教中心儿童举办了以“美德弦歌不缀,童心悠悠未泯”为主题的第十次长期陪伴活…… 李鸣浩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赛场展朝气,趣味运动育绿思

2025年4月12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联合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团委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民安华福社区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青春启航,新…… 田一帆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架心桥,残健携手绘芳华

2025年3月2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复盛镇社区举行了主题为“身心融彩绘生活,残健并蒂绽芳华”的第九次长期陪伴活动。本次活…… 石梦钰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携手点星光,共筑多彩梦

2025年3月21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融智特教中心举办了以“美德弦歌不缀,童心悠悠未泯”为主题的第八次长期陪伴活动。…… 李婵妤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习节水理念,筑绿色长江

2025年3月22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林荫社区举办了“习节水之道筑未来,护碧水清流惠万家”之世界水日活动暨第八次…… 朱佳瑶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敬老于心,“锋”与同行

2025年3月16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侨发老年公寓举办了主题为“情系桑榆慰晚晴,科学养老暖人心”的第三次长期敬老活动…… 王丽霞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趣味运动展风采,残健共融谱新篇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康馨家园举办了…

凝聚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星火燎原·红色征程”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小红船”党员服务站联合“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重庆工商大学南操篮球场举办…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遵义会议精神拾遗文化宣讲团系列活动纪实

一、导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最新发布

初入汉江,领略汉江情
初入汉江,领略汉江情--土木与交通学院“碧水汉江”暑期社会实践队2017年7月1日,我们来到了位于湖北的老河口市,在这里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的最大的支流--汉江。汉江别名汉水、襄河,它是中国中部区域 …
龙门石窟——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漫步在伊水河岸,感受碧波荡漾,听潺潺水声不绝于耳,感受山间夹杂着花香的凉爽清风。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洛阳龙门石窟,这里阳光明媚,千龛饰壁。夺目耀眼的崖壁石窟,美轮美奂的艺术,历史与艺术的结合,令人 …
倾注爱心,传承梦想
倾注爱心,传递梦想--许昌学院教科院赴周口市西华县暑期社会实践队宣传活动为了积极宣传本次的实践活动,7月1日,实践队的同学们积极前往学校附近的各个村庄进行活动宣传。早上起床后,队员们先开了短暂的会议, …
龙门石窟-石刻艺术的宝库
一大早,我们坐车来到了久仰盛名的洛阳龙门石窟,一到那里就感到人声鼎沸,世界各地的人都来观赏这里的佛像。为了更深切的了解龙门石窟的保护情况,我们寻找了不同特征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 …
路行团队调研眉山树民合作社之旅圆满完成
6月30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路行团队从眉山市启程回校,结束了调研眉山树民合作社之旅。据悉,本次活动由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路行团队承办,眉山市树民农机合作社协办。本次调研活动历时 …
遗产保护,人人有责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
保护龙门石窟,传承中华文化
2017年7月1日,是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遗产保护观察团到达洛阳的第三天,我们也开始了第二个任务——龙门石窟遗产保护的调查。今天我们早早的起床,很早就到达了景区。在门口合过影之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当第 …
创业就业第一站--华水
创业就业第一站——华水2017年7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梦飞扬”实践队以“精通就业之路,探索创业之理”为主题,对创新就业的调研活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四辅导员周正阳老师以及创业园高琦翔 …
关爱空巢老人,送来心灵晴空
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我们心心相印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郑州市永安社区进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讲解。当我们到达了社区志愿者中心时,工作人员积极地帮助我们布置活动场地。待一切布置妥当后,我们进行了简单 …
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共筑和谐社会
此次永安社区是我队的第二站,我们通过宣讲,座谈等形式,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很重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在座谈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和老年人聊天的方式,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