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英旅,寻访三色文化
为进一步响应落实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号召,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化英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傅恒老师的带队下来到美丽的天目山镇。本次实践以了解临安天目山三色文化、发挥专业优势推广旅游为目的,探索以天目山镇为例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临安,奇山胜景,历史悠久,儒释道共存共尊,吸引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髓。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绿色文化、以西天目抗日根据地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和儒释道共存的黄色文化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天目山的人文和生态内涵。
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团队前往天目山、天目大峡谷和禅源寺,开启寻访三色文化之旅。沐浴着乡村田园和绿野森林的气息,团队成员们用脚步丈量天目。有幸访得天目山景区大华集团部门负责人朱丽月经理,她耐心地向队员们介绍了天目山的著名景点、历史文化以及旅游发展现状。朱经理在采访中提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天目山景区的旅游开发是建立在生态文明旅游的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配合天目山管理局的工作立足保护为先。天目山不仅是生态旅游区,还是中国佛教名山、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等。针对不同需求,天目山也可提供“私人定制”,如企业拓展基地、学生自然教育基地等。
绿色,是天目山文化的底色。大树华盖闻九州,巨石直泻三千丈,队员们探奇访幽、勇于攀登;山腰缠雾,涧水潺潺,队员们置若仙境、流连忘返;望眼绿水青山,绿氧清肺,队员们深感心灵洗涤,纷纷感叹于天目山98.2%的植被覆盖率、奇特的地质地形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在仔细翻阅《西天目山志》、《天目山》月刊后,队员们了解到自建区以来天目山管理局致力保护天目山自然资源的各种举措:建立天目山林场,实现体制化管理,防火护林;与各大高校合作建立教学实验基地,育树育人;对古树名木采取“一树一策”的个性化保护方案,复兴复壮;建成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设施,科学监测等。天目山良好的绿色环境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红色,是天目山革命的颜色。在抗日战争前夕,天目山是浙西抗日中心,浙江大学内迁曾驻于此地。1939年周恩来涉险临山商议抗日国是,在禅源寺作团结抗日演讲,凝心聚力,鼓舞军民。队员们来到周恩来演讲纪念亭,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下,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
黄色,是天目山宗教的颜色。天目山儒释道文化闻名中外,也是韦驮菩萨的应迹道场。历代寺院广布,高僧辈出。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寺庙遭日机轰炸被毁。在建区以后,保护区多次开展庙宇复建工程,佛教名刹禅源寺修葺一新,佛光重现。佛教文化崇尚“山川草木,悉皆成佛”众生平等的观念,与自然生态保护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途长且攀登,峭路磨人志。古稀多美绝,引客自访寻。天目英旅行,文化洗心灵。虽然旅途有些艰辛,但队员们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通过此次天目之行,该实践团队不仅深入探寻到天目山三色文化底蕴,也全面了解天目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立天为目,山靖人和,如此美景,更与何人说。
http://www.dxsbao.com/news/242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