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深入调查玉米地

来源:许昌学院 绿色化学,我们在行动-农药使用情况调研队 作者:张鲜粉

深入调查玉米地

-“绿色化学,我们在行动”农药使用情况调研队

7月7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绿色化学,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团队在长葛市坡胡镇调查采样了玉米的生长情况。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之后,我们对于玉米的生长有了更好的了解。

今天8点时间的天空蓝幽幽的,有几片白云像一团棉絮挂在上面。微风吹来,棉絮被吹开,棉线就这样被风儿织成了。实践队员们在这样的好天气中出发了。他们怀着飞扬的心情来到了长葛市坡胡镇,坡胡镇的田地中种植着玉米。小玉米们在田地中挺直着腰杆,像风中的战士,神采飞扬。队员们估算着小玉米的身高,查看他们的健康情况,看小玉米们他们的花心是否生了蚜虫。玉米马上就要打药,他们正值生长的关键时刻。队员们还测量了玉米株与株之间的距离,学习怎样才能让它们更好地生长。队员们仍旧询问了几位村民玉米的长势是否正常,预计今年的收成会怎样。村民们仔细地回答了问题,并为队员们讲解浇水情况。天空依然晴朗,但云飘的很低,风儿在吹,但我们的队员们依旧可以感觉到气压非常的低。在告别了村民们之后,我们的队员们离开了坡胡镇。刚刚抵达许昌学院,天空中雨水就滴滴答答地落了下来。

《韩非子》中言:不明察,不能烛私。调查是发言的底气。今天的调查让我们更加有能力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材料,为我们的成果浇水培土。

(供稿人:张鲜粉)

http://www.dxsbao.com/news/296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心系扶贫 风雨无阻--赴许昌周边扶贫情况调研队前往禹州市火龙镇宋楼村调研
7月6日,法政学院赴许昌周边扶贫情况调研队成员踏上调研之路,前往禹州市火龙镇宋楼村,进行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调研活动。上午10时,调研小组到达目的地。天气灰蒙蒙的,雨点“嗒嗒”的打在队员们的雨伞上, …
初心
第一天到达基地,结果还挺失望的,不过小伙伴们还蛮不错的,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为期十天的支教生涯,就以这种矛盾的心情为开始点开始了。学校还蛮大的,环境不错,绿化工作搞得不 …
没有秧歌不叫年,又见秧歌舞起来
起源于600年前的海阳大秧歌,是海阳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每年春节之际,海阳人民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其中海阳大秧歌更是一道味道独特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人们对 …
在杨柑中成长
2017年7月7日9时,一个从来没有在农村完整地生活过的我,踏上了杨柑中学三下乡的支教活动。在1个多小时路途上,我很期待,我期待着当老师的感受,期待着和我的学生见面,期待着我未来十天的教学能否会得人心;同 …
许院学子人才出 博学敬业永相传——法政学院校友走访社会实践队走访杨奎
7月6日,朝阳初照,法政学院走访校友社会实践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天的走访活动。本次实践队员们与法政学院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杨奎相约于许昌学院逸夫图书馆周围的长椅边进行访谈,杨奎现任职于 …
辛苦而又愉悦的一天
  7月7日早上九点,我坐在车上奔往“萤火”社会实践队的实践地点—遂溪县杨柑镇杨柑中学。一路上,一车人有说有笑,有的早上起早的同学在车上补觉,有的听歌,有的跟隔壁的小伙伴有说有笑,欢笑充满了整个车厢 …
西南石油大学土建院大学生创业调研队暑期实践顺利收官
7月5日,为期三天的土建院大学生创业调研队暑期实践成功收官。经过此前两天与驾了么公司的分享交流以及各实践队的充分准备,5日上午,包括土建院大学生创业调研队在内的7支实践队进行一次了营销策划案大比拼,充 …
风雨无阻 绿风尚走入长葛市坡胡镇
风雨无阻 绿风尚走入长葛市坡胡镇——“绿色化学我们在行动”农药使用情况调研队7月7下午,我们队员去了长葛市坡胡镇的玉米地里调查玉米的生长及农药残留情况。虽然今天是雷雨天气,可队员们风雨无阻,毫无怨言。 …
记我在萤火的第一天
记我在萤火的第一天7 7号上午,阳光明媚,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萤火虫”们早已在学校的树人广场集合了。接送我们的车来了,“萤火虫”们陆陆续续“飞”向车,可是无奈行李太多,占的空间太大,然后我就抱着 …
风雨之中的等候
风雨之中的等候—“绿色化学,我们在行动”农药使用情况调研队7月7日,雨滴滴答答的敲打着窗台,将我们从梦中唤醒,空气中都透着凉凉的湿意,使人心情舒畅。但这不停歇的大雨也阻挡了我们的出行,不过为了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