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早上7点,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三下乡服务实践团来到万载县黄茅镇军屯村,74岁的刘桂英熟练地扛起墙角的一把磨得锃亮的铁锹准备去给田里的水稻换水,在此之前,她已经做好了一家人一天的口粮。
“小华啊,妈去地里干活了,两个崽已经喂过饭,剩余的饭在锅里热着,记得自己吃,千万要乖哦……”小华,是老人的儿媳,24岁的她智商却还不如一个小孩。多年以来,刘桂英已经习惯了出门前这样叮嘱自己的儿媳。
活的苦不堪言,曾几次想过自杀
“5年了,我简直活的不像个人,除了去镇里买药,我没有出过远门、逛过集市。”刘桂英告诉记者,要不是有政府的补助,也许真得坚持不下来了,之前几番想一走了之,农药都买好了,可每次都下不了决心,一想到走后家人无人照料,她就泪流满面。
老伴是残废,又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儿子反目分家,已互不联系;小儿子长年卧床,需要人照顾;自己也是胆结石,需要长期吃药……连续几年,刘桂英遭遇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苦难。药物昂贵,家庭负担重,已年过古稀的刘桂英还要在安排家人休息后“挑灯夜战”,做些炮竹之类的零散活来贴补家用,苦苦撑起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
一家六口四个病人,需步行20里山路买药
家里六口人,四个都是病人,为了省下来回24块钱的车费,刘桂英和儿媳常年坚持步行下山,用节省下来的车费顺路买一斤猪肉,帮家人改善伙食。山路崎岖,在下雨天,十分危险。“前不久,我躲在半山腰一块凸出的大石头下躲雨,一道闪电就在身旁不远处将一棵树劈成了两半。”回想起6月份买药的那次危险的经历,刘桂英合起双手一个劲儿感谢菩萨保佑。
二十里山路漫漫,他们走累了就一起坐下来休息,小华会帮婆婆捶捶背、揉揉肩。山路崎岖,如果遇到下雨天,会更加危险,小华会一直扶着婆婆直到回到家。“虽说她头脑不清楚,但照顾起她婆婆来一点都不傻。”同村村民杨树枝说道。
不知道何时离开,把自己会的都交给媳妇
四年来,在刘桂英的细心教导下,何小华已经学会了简单的烧火、做饭、喂鸡以及给孩子洗澡。“希望老天能多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可以把自己都会的东西慢慢地交给她,可以放心的把这个家交给她,可以安心的离去”。现在,刘桂英感到很欣慰,对媳妇充满了信心。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何小华刚嫁过来的时候总是乱摔东西,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清,一家人都成了村里人眼中的“笑话”,也是从那时起,刘桂英下定决心要调教这个“智障”媳妇,从一开始的砍树、摘菜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她心眼不坏,我相信可以教会她很多东西”。刘桂英说道。
在军屯村,像刘桂英这样遭遇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压力,依然不忘初心的人还有许多,他们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但秉承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的道德法则,也生活的十分和睦,这给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http://www.dxsbao.com/news/317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