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熟悉又陌生的名词。2017年,世卫组织曾发布报告,从2005年至2015年十年期间,全球受抑郁症影响的人数增加18%。罹患抑郁症,尤其是青年群体。今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这一做法能否让青少年抑郁症情况有所缓解?在关爱学生与保护病情隐私之间,高校又该如何权衡?学生又是否能在学校和老师面前,无压力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抑郁生活?
据统计,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且大一和大三时抑郁症的高发期。22岁的李欣,2014年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然而,随着大一被查出重度抑郁,李欣正常的学业和生活几乎都陷入了停滞。2015年,那是李欣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但是坐在心理老师面前,她却三缄其口:“这些病情会不会被泄漏?被反馈给学院和校领导,勒令我退学?”种种顾虑之下,李欣什么也没说便走出了学校心理咨询室“我怕在学校泄漏了隐私,同学嘲笑,学院让我退学。”
李欣的担心不无道理。某高校一名大二的学生吴某,就曾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做兼职。吴同学说,学生在心理咨询前,老师会和学生签署隐私承诺书。但更多时候,这份承诺书却无法承诺更多。吴同学兼职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将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名单发给班主任,让班主任“重点关注”。
对于这一类现象,专家胡三红的工作中也同样有相似的体验。在其服务过的不少高中里,大多数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如果出现心理状况不佳的学生,部分高校多采取“请家长”或停课处理的模式。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均存在一定的以“羞耻感”为主要表现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会导致患者情绪更加低落。
“关爱、包容其实比停学更重要。”胡三红表示,要保护学生隐私,给学生足够信任的环境,而非发现学生有问题就强制停课或要求休学。
http://www.dxsbao.com/news/3240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