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享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于2020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试卷,读完有所思悟。
摘编自汪政、晓华《文学以外的文学》
地方性写作是一个视角,无名或隐名的写作也是一个视角,随着国民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每个人都具有相当的写作潜能,信息技术又使得每个人获得了文学的权利,表达意识的觉醒使大众有了交流与自我表现的欲望,即以写作而言,正是因为技术支持下的新兴媒体才催生出新的写作形态,如博客、电子杂志、微博和微信等等。在现实中,文学几乎以日常生活的样态存在着,只不过在现代发表体制看来,它们并不是文学罢了。毫无疑问,我对地方与无名或隐名状态的文学存在是抱有同情态度的、但这并不意味它们没有问题,也不意味它们无需反思。
当我们为海量的地方与无名或隐名写作所欣喜时,又不得不承认它们在思想质量上的不尽人意。我不是在所谓的文学质量上来衡量他们的写作,而首先是在价值层面上表达我的遗憾。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关系到主客体方方面面许多要素,因为社会在变,人在变,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在变,所以价值也在变,特别是社会发展迅速的时期,价值的变化也更为剧烈,如今的情形是,不管是从社会还是从个体来说,物质价值的创造与拥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压倒了精神价值的创造和实践。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占据了主流。这必然导致价值与价值观的复杂与混乱,一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根本性的价值被悬置了,碎片化了,空心化了,社会的建设、连续与进步被畸形地理解和推进,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人类生命与文化共同体面临分化和解体,个体的物质与欲望被开发和放大,而精神与心灵的完善则弃之如敝屣——如此的价值失衡特别是负面价值与伪价值的生成已经近乎一场人文灾难。
如果揆诸历史,民间常常守护着传统的价值,或者会提出新价值观,但在目前的中国民间,确缺少这样的力量与动因,这在地方与无名或隐名写作中就可以看出来,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宣泄式、怨怼式甚至破坏式写作成为主流。而事实上,隳败与沉沦不是我们全部的态度。我们还应该有更为积极的方式,那就是探讨或肯定理想与价值,人与社会都是自觉的生活主体,他们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来设计和规约自己的生活,并且认为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人们对生活的权衡,也必定从这意义和价值出发。也正因为此,我们当下生活所出现的问题并不在现象与问题本身,而在于意义与价值出现了偏差。
当人与社会在意义与价值这些根本性的基准出现偏差以后,个体的生活方式,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的结构与动作模式,一直到人与社会形而下的技术层面都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不少学者与社会管理者都在呼吁重建社会,不是说社会不存在了,而是说这个社会不是原先的社会,也不是理想的或好的社会。如前所述,我之所以强调民间写作的意义就是它的功能不仅在于文学,而且在于它们可以转换成社会建设的路径,但恰恰在这方面,目前不管是地方抑或是无名或隐名写作,都还不能说能够担此重任。
当时刚看完,出神了几分钟。
因为我有一种突然被点名的感觉。因为我也经常胡乱写呢,而且不都是很正向的表达。也不知道能传递出怎样的价值,更多是一种情绪的描述、一些事情的看法、灵光一现的捕捉以及触动到我的某些感知。
结合我自己的体验,我觉得,文字是最容易分享的,同时也是最难分享的。因为写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情绪也是。真正的“共情”是不存在的。我们也许偶尔能理解某个情感点,与他人有所共鸣,但却不能完全领悟一种别样的生活状态,状态是不可能在一瞬间被想象的,因为它意味着漫长的生命时间,这就是情绪的时差。
所以我去描述和分享,或许更多的不是去寻求理解,而是可以去发现那些愿意去理解和靠近我的人。因为他们愿意花时间去进行那种想象。我觉得,时间有多宝贵,这样的人就有多宝贵。
同理,还有音乐、文化、某种感觉等等。它们被创造、被分享,就像每座孤岛在发出他们的信号,在吸引和留住能够同频共振的人们。所以我当时想,为什么要管这么多呢,每个信号都在述说他们的故事,散发他们的能量,积极的消极的又怎么样呢,应该要允许人有悲泣和杂乱的自由。
可是也确实时常看到一些太过于偏离的表达,会让我讶异于现实的魔幻。然后目前常常的状态是,迷惑之下也能想通,每个人都可以发出信号,可是在某些时间点、某些场合,这个信号是会被很多人接收到的,一些还没有想法的人们他们不会甄别和共振,或许会把某些私人负面的情绪当成是普遍流通的价值,然后盲目的群体就在不自觉间完成了价值的偏移。然后就造成了作者的遗憾,我也觉得目前社会上有这样的遗憾。就觉得作者批判的有理了,我们确实也还需要很多文字与表达来唤醒和重塑社会——一个更好更理想的社会。
http://www.dxsbao.com/news/3298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