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翟天临论文造假事件后,各大高校引以为戒,纷纷要求降低论文重复率以端正学术风气,后续影响延宕至今。5月28日,人民网调查发现,随着查重要求的升高,平台对该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除了学校提供的查重机会的有限之外,学校向学生提供的免费知网账号也经常出现被盗等种种问题,一条罪恶的查重黑色利益链由此产生。与此同时,许多查重费用在近一年内,暴涨近10倍。(5月28日,人民网)
近日,查重乱象迭出,论文查重的需求与供给强烈不匹配,学生们苦不堪言。在这样水涨船高的背景下,一边是学生对论文查重的刚性需求,一边是学校对查重次数的限制,最终导致了查重费用飙升,查重乱象跌出。
论文查重,可有效遏制抄袭、剽窃等现象,能够确保论文的原创性,本身无可厚非。但查重过程中的种种乱象,却必须引起重视。
对于高校而言,加快推进论文查重严格化和规范化,严惩学术不端的行为,营造更好的学术风气本身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同时这也是防止论文抄袭有效办法之一。但是高校的所提供的查重次数很少,学生对查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便让部分商家“有机可乘”。部分商家又见利起义,为利益低头,盗卖知网账号,炮制山寨网站欺骗学生。然而毕业生担心重复率超标影响论文送审,就不可避免的坠入商家们所设下的“陷阱”。在学校对论文查重率的强硬要求与商家们的暴利下,毕业生们往往“苦不堪言”。
通过查重制度防止学术不端这无可厚非,但对学术的评判标准也不应该唯查重至上。很多学生反映到,近年来,大多都是为了降重而查重,一引用就是重复,尤其是固定的专业名词、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法律条文等等。为了降重,把一篇论文改的面目全非,对某些论文而言,反而大大降低了其本身的质量。为了降重而不断地把标红的专业术语等改成白话,这样为了降重而降重所造成的本末倒置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对于学术不端的行为,当然有必要严厉打击,但是更需要的是高校以及相关机构共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论文查重规范制度。高校应该结合相关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查重机会,也应该结合每个学科的不同情况设置查重率,比如某些学科所使用的专业名词和相关数据较多,就应适当放宽查重率,灵活制定查重标准。
学生也应该端正学术学风,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树立诚信意识,确保论文原创。相关平台也应以身作则,不能唯利是图、吃 “人血馒头”,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作为公安机关,也应及时介入,严厉打击不法商家的不法行为,减少高校和学生们的损失。
查重本该是确保论文原创性的辅助工具,如今却被不法分子利用。打击不法行为,整治查重乱象,正视学生们的真实需求,让学生们不再苦恼于查重问题,踏实专注学术研究。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的同时,尊崇学术初衷才应是查重制度发挥其自身优势最好的办法。
http://www.dxsbao.com/news/349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