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天之蓝,远看山之绿。7月6日上午,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关爱留守儿童影像记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早早地出发,开始了第二天的支教活动。通过前一天的互相了解,学生与队员们逐渐熟悉起来,沟通也更加顺利。昨天学生们的良好反映,使队员们热情高涨,参与今日支教活动的有李雅哲、王昭仪、徐辉与杨娟娟四名队员。
经过漫长的山坡路,队员们来到了石门小学,发现学生们都早早来到学校等候老师的到来,有些同学手里甚至提着饭菜与冰淇淋想与老师分享,让队员们感动不已。九点钟,由李雅哲主讲的数学课开始了。她另辟蹊径,首先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你们眼中数学的有什么意义?”随后,学生们开始认真思考,有的说“为了买菜”,有的说“为了以后当数学家”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接下来布置了数学题下去,对于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解决。第二节是准备的特色课程——心理课。主要内容是教给学生正视男女关系问题,大山中的学校往往会忽略学生们心理健康,造成这方面心理的缺失。接下来,王昭怡帮学生们树立了要有目标的观念。教会学生们自主能力,将思想化为实践,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第三节是绘画课时间,杨娟娟事前交代学生们准备了白纸与画笔,课堂内容主要是画星星与月亮,最有趣的是学生们都十分认真执着地完成作品,当作品展示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想冲在前面展示。学生们的真诚,让队员们更加用心投入教学,享受支教过程。第四节开展了语文课,徐辉为学生们准备了诗词,他表示想改变学生们心中诗词无聊或无用的想法。想要学生明白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或许哪一天,遇到了某种风景或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诗。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也是支教的一环,这个环境意味着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体会学生们成长中伴随他们的辛酸泪水,面对沉重的现实,学生们积极乐观的态度使我们深深震撼。可能短短的支教时间能改变的少之又少,然而,队员们愿意始终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http://www.dxsbao.com/news/360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