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山火、美国流感、新冠肺炎、亚非蝗灾,2020年刚刚开局就经受了各种严峻的挑战,或许我们认为去年是一个多灾之年,然而这多舛的命运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时至今日,异常的气候已经成了每一年的标配,仅在去年,亚马逊雨林的大火、南极冰川的断裂、致命的热浪、肆虐非洲的埃博拉、全球横行的猪瘟就已经在新闻中提醒着我们,然而我们却并没有注意,直到这一回的事情与我们息息相关。
实际上,一直以来人类社会都被自然演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推动着,距今1500万年前到距今800万年前,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相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当时裂谷西部保持地势平坦,水汽充足,于是西部的古猿食物充足,缺乏进化的动力,至今仍以猿类的形式存在,而东部由于高原的隆起,空气干燥,古猿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不得不下地觅食从而进化为直立的猿类,开启了猿人进化的漫长旅途。大自然一直在影响着人类的进化和文明,许许多多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便进入高度的工业化社会,自然的一点风吹草动依然会给人类带来难以磨灭的影响。
不过人类并不被动地被自然所左右,人类自身的活动其实也对自然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工业化过程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使得全球能量收支异常,进而导致气候异常不断发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轮番上演,沿海城市时刻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同时其他工业废物也加剧了臭氧层破坏和物种灭绝,最终使得本就异常的能量收支变得雪上加霜,给全人类带来难以磨灭的麻烦。
当然,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并不总是负面的,也不是工业行为和战争才导致了地球能量收支的失衡,早在采猎文明开始时,人类就给自然带来了各种灾害,随着人类迁徙,疾病开始传播,由于人类采猎,大量动植物而灭亡,最终留下大量贫瘠的土地,但是终究有文明发现了这种生产模式的不可持续,于是积极投入对耕地的维护和改造,创造了一种地球上从未有过的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人类更少地受到自然制约,同时也更少地破坏自然环境,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循环,而始终以刀耕火种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玛雅文明则因为榨干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工业在走过粗暴发展的路线后,同样需要像构建农田生态系统一样,实现一种新有的秩序平衡,过去的工业发展方式已经给了我们大量的警示,工业版的刀耕火种只会导致更严重的自然紊乱,而自然的紊乱就会造成社会的紊乱,社会的紊乱反过来加剧自然的紊乱,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这时我们就需要集合全球的力量开创一种生态文明一体化的生存体系——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下面我们将由共建、共享、共利这三个方面去论述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共建需要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而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对大自然的索取愈来愈急促,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扩大,多年的全球变暖问题、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等正是它给我们的警示,面对这些问题,习大大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倡导:“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与行动,勇于担当,戮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大学生需积极响应习大大的倡导,虽然还没有能力处理碳排放、化石燃料使用多的问题,但是也能从身边的小事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做出贡献:1.保护动植物是我们爱护大自然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自然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动物,他们是可爱的,我们不能去屠杀它们,而是爱护它们;2.要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我们必须做到不污染环境,在生活中不能乱丢垃圾,对于垃圾也要分类处理;3.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乱砍滥伐;4.可以多做一些有关保护自然的演讲,多到人群中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共享决定我们一起享用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好处。而作为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最高级动物,我们享用的资源是最多的也最为丰富,但同时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反馈回大自然,它将降临的不是资源而是灾难。为了自己及后代能与大自然更和谐地生活,我们能更好地享用大自然赠予的好处,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保护好大自然。
共利决定我们能得到的利益将共同享用。正如英国著名诗人多恩说过:“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共同由大自然哺育成长。我们生存的地方是父母那里继承来的,也是从后代那里借过来的;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不能让后代从我们手中接过的是伤痕累累的自然,也不能因为我们的过度索取又不加保护造成的后果让后代承受。在这紧密相连的时代里,我们的利益早就被捆绑在一起。
我们每个人都得依靠大自然去生存,大自然就像我们共同的家园一样,家园没了我们也没有地方生存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所以大家行动起来吧!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出一份力吧!
http://www.dxsbao.com/news/4507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过我们一行人长达两个星期的努力,同学们节能低碳的意识初步形成,同学们对各项环保措施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活动就是验收本次暑期环保科普之行的大检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查民众对环境保护概念,以及对“碳达峰”“碳中和”等词语的了解程度,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6日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的调研活动。调研问题主要以……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环境危机频繁出现,人类的生存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冰川融化……为了缓解环境的危机,世界各国提……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响应本次活动的主题:绿色出行,白色远离。环保你我,健康环境,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机动组的全体成员于7月25日在理学院二楼开展了把环保“待遇”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上午由理学院志愿者策划、组织的“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在理学院圆满结束。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不仅在动手制作方面收获了很多,而且在活动中了解了环保袋对于环……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作为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我们今天进行了环保袋的学习与制作。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二氧化碳问题严重,资源逐渐短缺,但是人们却依然铺张浪费,上超……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古往今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最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下,被过度消耗了太多。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而它们原本也是自然界中的资源,如今他们不仅被我们丢弃,还得支付一笔……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启发大家创新性的思维,并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为了响应“环保”这一主题,环保科普团队于七月二十四日在墙壕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本次环保小发明作品展活动。科普环保团队……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