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特色,近日,学院邀请心理系盛建森副教授,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学》专题讲座。盛建森老师在师范技能训练方面经验丰富,已连续三年指导学生获得浙江省师范技能竞赛一等奖,成果突出。
讲座一开始,盛建森老师抛出了一个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他借助一个视频,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喂鸡的有趣故事。他提到在“喂鸡”这一农村常见的活动中体现出的是与教学活动相似的本质,因为它们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相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注意的调节与控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注意;然后,要明晰注意的种类;最后,要重视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这些基础后,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应用起来。通过调节刺激物的强度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比如声音的高低、抑扬顿挫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一没有集中注意的现象。还有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新异性以及人的兴趣、经验等;同时,通过生活实践等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双管齐下,课堂效率翻倍。
第二,是动机的培养与开发。在学习动机的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盛老师提到,为了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可以主要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教师期望效应这三个理论方法。要知道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能使白痴变天才。
第三,是差异的识别与关照。其中,气质类型和智能类型是教学中需最为重视的两个差异。在学生气质类型方面,教师要巧妙地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不足之处,注意和防止胆汁质、抑郁质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同时,教师要悦纳差异,共享差异,关照差异。
最后,盛老师总结以上三点不仅适用于教学,对师范类竞赛与招聘面试也适用。师范生可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声音饱满、抑扬顿挫、动静交替;建立积极的条件反射,创造体验成功机会,赞美欣赏贯穿始终,师生互动中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差异就是资源,课堂学习更应该鼓励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达成真正的创新。
本次《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学》讲座干货满满,有效促进师范生职前教学能力,着力提升温州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通讯员:刘信义 陈成杰 陈楠 田锦铭
http://www.dxsbao.com/news/4629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