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中江挂面:穿越千年的传承与坚持

来源:大学生网报 川北医学院 作者:陈俊红

白瓷的碗光洁如新,与里面装着的银白色的面交相辉映,散发出动人的光彩。再撒上红色的辣椒、碧绿的葱花,浇上熬制已久鸡汤。一碗让人垂涎欲滴的中江挂面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进一步了解中江挂面的历史和文化,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7月8日,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赴中江县杰兴镇"携同双创"志愿服务队特地前往中江县挂面村——觉慧村,学习中江挂面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特色。

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

中江挂面,四川省传统面食小吃,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7年,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极佳的口感闻名中外。因其孔有通华夏之意,中江挂面又称空心挂面。

1931年版《中江县志》记载:“中江挂面,面细如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称银丝面,县城内外俱佳,河西谭家街尤盛。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细而中空,堪称洁、白、净、干、细五绝……”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江挂面在省内享誉盛名。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尝传承千年的手工味道。实践队到罗师傅家是,就碰到不少特意从各地赶来买挂面的游客。谈起挂面的历史和文化,他们一下就兴奋起来,拉着队员们说得头头是道。认真的模样让队员对挂面的文化更是神往不已。

18道工序,将简单做到极致

在中国诸多品种的手工挂面中,中江挂面是制作工序最复杂、耗时最长的之一。正宗的中江挂面需经过和面、开条、盘条、发酵、抻大条、抻小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传统手工工序和70道小工序,从取水和面到切面打包完成,通常需要18-24小时。

六月炙热的天气并不适宜制作挂面,当志愿者到罗家秀时被遗憾告知夏季并不是挂面的制作周期。看到队员们遗憾的表情,罗师傅思考片刻,向队员表示,外面的架子还在,可以演示一下上竹的过程,大家可以跟着学习体验一下。

站在梯子上,用两根竹竿挑着面递上去,一人接过竹竿将一根插进架子上方横木的小孔,向下拉抻另一根竹竿后递到另一人手中。这个人双手握住竹竿的两头,逐渐将面条拉到长。最后竹竿插进架子下方横木的小孔中固定好,然后再用两根竹竿由上而下地将挂好的面分开,避免其粘连。

看似简单得有些繁琐的步骤,从学徒到师傅,罗师傅及其丈夫已经重复了几十年。夫妻间的默契在这一递一拉过程中如水一般自然流淌出来,几十年的岁月也在一递一拉中悄然而过,留下的是传统手艺人的坚守和守护老祖宗心血的初心。

传承遇见时代发展的生存危机

21世纪的今天,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各个新生行业应运而生,新兴思潮不断冲击固有思想,传统观念被不断打破,人们选择不同方式提高生活水平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家门,拥抱世界。那些曾一度支撑着祖辈们生命延续的传统饮食生存日渐维艰。

在千年传承下,中江挂面虽然声名远播,但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也面临着一个问题——“生存危机”。

在谈到挂面的未来时,罗师傅脸上的激动和自豪逐渐变得凝重。“这一行苦啊!”罗师傅叹着气感慨。表示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传承是他们这一辈手艺人目前最担心的的问题。她向志愿者解释,比起学做面,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出门打工。好奇这一行的不少,但真正愿意学的不多。好不容易碰上几个愿意学的,大都也因为太辛苦而中途放弃。同时,制作挂面还是一门靠天吃饭的手艺的质量,一旦天成不好,收入没法保障,家里可就难了。

“我只希望我能多找几个好的继承人,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可不能断啊!”

在饮食文化互相交融、美食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维系中江挂面辉煌的传统复杂工艺逐渐从骄傲变成桎梏。而如何将桎梏重新变成骄傲并保持传统工艺持久的创新力和影响力,是我们亟待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保证传统工艺长盛不衰的根本途径。

http://www.dxsbao.com/news/47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美画化龙,红色传承”,艺力在行动
早上五点,艺力团队的成员迎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实践工作,再次前往南柴村进行墙绘绘制。队员们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绘制能力进行具体分工,经过明确的分工协作,队员们认真高效地完成了上午的墙绘绘制的工作。“美画 …
洛师萤火虫支教队:这里,爱的天空分外美丽
7月13日,晨光熹微,清脆的起床哨声响起,洛阳师范学院“萤火虫”爱心支教队的队员们逐渐从睡梦中醒来,迎来支教队在洛阳市栾川县叫河镇中心小学支教的第八天。心中有爱,30名队员相聚在这里。“自己做的吃着美” …
满目青山夕照明 老牛伏枥志昂扬
2017年7月20日上午九时,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燕归巢分队来到景山街道繁荣社区进行采访。本次的采访对象是繁荣社区休闲园的创始人之一——邹文光爷爷。…
趣味画堂:笔尖上的“星空”
一带一路下纺织品的机遇和挑战——记数学学会海宁之旅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学会“一带一路”小分队,为了调查一带一路对浙江纺织业的影响,我们来到了嘉兴市海宁许村,在这个小村庄展开了纺织品经济方面的有关调查。这个小村庄,可能很多人都不曾耳闻。但 …
洛师大学生“变身”当老师,“萤火虫”爱心支教多收获
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贯彻落实“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指导’”方针,同时也是为了普及素质教育理念,丰富农村学生的暑假生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变身”当老师,来到洛阳市叫河镇中心小学进行阳光支…
烟台大学国学明志社会实践队海滩之行
社会实践宣传稿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以弘扬国学经典、有效育人为核心,以诵读经典、践行经典为载体,让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获得心灵启示与道德勇 …
爱心支教不停歇:洛师萤火虫爱心支教队积极开展特色活动
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萤火虫爱心支教队走进叫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5天支教活动。…
烟台大学国学明志社会实践队烟台山之行
走进烟台山,践行中国梦七月十三日,烟台大学药学院国学明志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烟台山景区,了解烟台山的历史演变,烟台山近几年的旅游发展情况以及通过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宣传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重要性。习近平总 …
萤火虫爱心支教队毕业典礼暨毕业汇演圆满举行
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萤火虫爱心支教队毕业典礼暨毕业汇演在此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