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四川民族学院学生记者团“拾年”实践队三下乡——高原农业篇

来源:四川民族学院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团 作者:朱晨曦

6月27日,为深入观察和展现十九大以来甘孜州高原农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团2022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拾年”团队第三组成员,深入到“天空之城”——理塘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观察并调研理塘县高原农业发展现状,采用微电影、图片、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展现甘孜州数字化、科技化、智慧化农业。

27日下午,经过长达8个多小时的车程,“拾年”三组成员顺利抵达理塘,短暂的休息后,指导教师宋思梦、周扬召开了预备会议,主要针对理塘具体情况对拍摄脚本做出了细致修改,确定了具体拍摄细节,并调整了人员安排。自28日起,“拾年”团队三组成员便在带队老师带领下,分“剧情拍摄组”和“实地调研组”,共赴“三站”,有序开展了相关工作。

第一站——理塘县濯桑乡。理塘县依托平地面积大、土地无污染、高原日照长等有利条件,在濯桑现代农业园着力打造了“极地果蔬”、“玛吉阿米花园农庄”、“藏巴拉花海”基地等。团队成员在理塘县副县长、农牧农村和科技系统党委书记、局长翁登的指导下,康南农牧业公司总经理陈志明等人的带领下,通过参观园区、采访技术人员等方式,针对濯桑现代化农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高高原农业极地果蔬的发展状况、器械化的运营模式、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等实际情况。其中,器械化的运营模式尤为展示了科技发展引领农业发展,极地果蔬内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能够监测每个大棚内土壤、空气、叶片的温度和湿度、电导率、pH等,并可以自动控制开关棚;机械式播种机能够按照农艺要求,准确地将种子、化肥送到种床;大疆T30无人机,可以高速播撒农药和肥料,流量可高达8L/min。玛吉阿米花园农庄成功种植西瓜、小番茄、草莓、白萝卜、香菇等多种水果蔬菜。目前,“极地果蔬”标准化种植达10000亩以上,总产值达到1.35万吨,不但满足了本地农牧民的“菜篮子”,还让理塘成为了成都市农业产业转移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川菜直供港澳台试点基地县。

第二站——理塘县城及周边。为完成“高原农业”微电影宣传片拍摄,剧情拍摄组成员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实地取景拍摄。实地调研组深入理塘县,城内街道清洁,市容整洁,城外草原辽阔,百花盛开,这是大自然赋予的畜牧业发展的优渥条件。调研组了解到,理塘县通过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缩短了牦牛出栏周期,提高了牲畜出栏率。通过建设牧草基地,不仅使农牧民增收致富,还极大程度改善了草原生态,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和现代草原畜牧业协调发展,为理塘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站——理塘县格聂乡。剧情拍摄组历经七个多小时的车程,冒着雨雪,深入身处高原腹地的格聂乡取景拍摄,考察农牧业发展状况。学生记者曾旺燚说:“网络上看到的格聂群山,根本看不到它的壮美,走近它,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藏族人民面对它时的崇敬之心。”调研发现,当地集中打造精品民俗群与大力举办具有浓厚藏地特色的文化活动是理塘县文农旅结合的表达方式之一,深度融合非遗文化、诗歌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民俗民居接待,举办仓央嘉措诗歌节、“G318公路文化峰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吸引游客,文农旅相互带动效应逐渐显现。

7月3日,该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拾年”团队第三组成员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切身实地感受到了高原农业的发展理念,即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团队成员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培养了团队成员协助共赢的团队精神。届时,团队成员也将深度打造调研报告、图片、微电影等作品,展现理塘县高原农业的发展状况,讲述高原上的农业故事,为高原农业的发展助力,传承脚踏实地、改革创新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http://www.dxsbao.com/news/4768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四川民族学院学生记者团“拾年”实践队三下乡——“离离原上草”团队参加理塘县城关完全第
6月30日,我校“拾年·离离原上草”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理塘县见证了一场独具藏族特色的小学毕业典礼。上午10点,理塘县城关完全第四小学六年级毕业典礼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序幕,团队成员王洋、游浩、…
学思践悟 | 软件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感悟分享 (一)
7月4日,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见证灾后恢复重建成果。软件学院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将实践育人效果扩大化,…
燃青春——青年党员寻访活动宣讲会准备工作心得
在这次宣讲会准备工作中,我负责视频字幕部分,通过对一个个视频字幕的更改与调整,我不断娴熟,也了解到了许多视频制作小技巧,一个字一个字的扣,不仅使我越来越细心,也使我更加有耐心,也学到了很多新知…
“乡”约盛夏,农商青年在行动!
伴随着六月的盛夏骄阳,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志愿者于6月13日至6月19日结合泽泉乡当地问题及各团队特色,围绕红色基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依法治国和教育关爱、…
燃青春——青年党员寻访活动宣讲会视频制作心得
在这次宣讲会准备工作中,我负责视频字幕部分,通过对一个个视频字幕的更改与调整,我不断娴熟,也了解到了许多视频制作小技巧,一个字一个字的扣,不仅使我越来越细心,也使我更加有耐心,也学到了很多新知…
盛夏满天星,学习在我心
2022年7月1日至7月10日,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盛夏满天星社会实践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开展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去往了湛江赤坎博物馆、陈明仁将军旧居、法国公使署旧址三个地方,进行了朗诵、…
逐梦青春献给党 农商青年勇担当
炎炎六月,蝉鸣枝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团一百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召开,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于6月13日至6月19日期间,在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泽泉乡开…
实践感悟|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传承革命薪火,永固红色江山
7月6日,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赴兴县实践小队高举“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的旗帜,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入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村考察调研。通过观看腾讯会议的线上直播,我感悟到历史遗迹中所渗透的家国情怀…
手语舞动爱国心—稚苔社会实践队
7月18日,稚苔社会实践队在上洋中心小学的第二周,小老师们将上周的手语课和音乐课的辅导成果相结合,让孩子们展示手语舞《国家》。手势舞用手来表现节奏,节奏感强烈。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
曲园学子三下乡:大手拉小手,情暖支教路
为了进一步充实学生们的假期,丰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们的课余爱好,2022年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萤火之行,筑梦未来”实践二队迎来了在菏泽市定陶区滨河街道姚庄社区支教活动的第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