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卫海社区7月13日电(通讯员 徐懿昕)近日,环南街道卫海社区携手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携手垃圾分类,童绘海上花园”调研组将垃圾分类带入课堂。队员们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以高度热情为卫海社区的同学们带来趣味垃圾分类小知识课堂。
队员正在做课前准备。图为通讯员徐懿昕提供
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徐维君迎接并帮助队员们进行课前准备工作,队员们有埋头苦念着什么的,有用笔刷刷写着什么的,也有用干布擦拭着桌子的。大家都忙碌着,在灼灼夏日里耐心地做着准备。
下午2:30,调研团成员正式为孩子们授课。教室很小,学生只有30个左右,大多都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同学们都表现得极为腼腆,甚至当“小老师”进行提问的时候,都没有同学敢举手,但他们依然坐在位置上进行讨论和相应的回答。见状,“小老师”询问同学们家庭垃圾分类的情况,借此来拉近“师生”距离。但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八成同学的家里都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习惯把所有垃圾放入一个垃圾桶内。但同时,孩子们表示他们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知识。于是,在短暂的休息后,“小老师”切换上阵,将孩子们分为三组,对其进行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提问,而猪大骨、玉米芯都被误认为是餐厨垃圾,其实不然,他们都属于其他垃圾。一个个错误的判断激起了孩子们对学习垃圾分类的求知欲。
队员们与徐维君合影。图为通讯员夏妮提供
随着问答的深入,同学们越来越积极,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有甚者直接站起来抢答,但经过“小老师”的提醒,孩子们也是端正了姿态,遵守课堂纪律。而“小老师”也尽量让所有举手的同学们都能回答问题,做到雨露均沾。很多同学在听“小老师”提问时,都是正襟危坐的模样,身体笔直,神情严肃,活像一个个小老师。还有些同学互相交流答案,努力为自己组多得一分。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但也不用担心,只要“小老师”一发话,教室里顿时就安静下来了,如此可爱的孩子们实在让人恼不起来。
诚然,义教中充满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每一位成员都尽自己所能把自己对于垃圾分类教学的本质化为实际行动,也因此获得孩子们的笑容,这让队员们感到无比温暖。领到小书包的同学们,个个都满足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紧接着迎来的第三阶段的有奖竞答环节,同学们的积极性超出预想,“小老师”还未读题完毕就有同学高高举起了手,虽然答案不尽如人意,但在此过程中,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也更近了一步,并表示会回家向父母传递垃圾分类扔的思想。
队员们与获“垃圾分类小卫士”称号的同学们合影。图为通讯员徐懿昕提供
为了鼓励同学们,队员们为部分同学发放了写着“垃圾分类小卫士”称号的奖状。大学生不泯的童心遇到小学生的天真无邪,会有什么化学反应?虽然表面上是队员们在教他们垃圾分类的知识,实际孩子们也在无形中影响和改变着队员们。也许就是义教中对孩子们传授垃圾分类小知识的小快乐,和孩子们在一起,能让那被尘世沾染上灰的心变得无比纯净。孩子们还围绕垃圾想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小标语:一个说“人之初,性本善,捡了垃圾变好汉”,就有人机智地用“人之初,性本善,丢了垃圾是无赖”。
面对如此机智又可爱的孩子们,真是好气又好笑,但却怎么也提不起脾气来。是的,孩子们就是有这种魔力,让义教更有活力,让教导他们的哥哥姐姐们也感受到这份炽热的心。或许这就是进行义教的意义吧!在快乐中传递垃圾分类的知识,让孩子们带动父母,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为建设美丽舟山贡献一份力。
(摄影:徐懿昕)
http://www.dxsbao.com/news/483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