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空巢老人“心中不空”,我们在行动
经过了两天的调研,在了解了包鸾镇飞仙洞村常居人口多为空巢老人且老人居住在深山区、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后,7月9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三下乡小分队调研小组在清晨冒雨前进,上山入村为老人“送温暖”。
上山的路从山底盘桓至顶,半个小时的车程后,调研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到达了飞仙洞村。村里道路湿滑,小组成员艰难地前行。
在走访慰问过程中,小组成员和老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据了解,飞仙洞村的常住人口大多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还有部分老人年龄在七十岁以上。村委会虽然修整了入村道路,但山上车辆稀少,年轻人下山都需要走两个小时的路,老人们往往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才能购买到日常用品。“出门一把锁,入门一盏灯。”这样古朴的生活方式,就是老人们的日常。
在这些老人中,曾奶奶家的情况最为艰苦。曾奶奶虽然育有两儿两女,却只有在春节才愿意回来看望老人。八十多岁的她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儿女赡养费的曾奶奶,只能依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慰问当天,调研小组在上山的路上偶遇了下山赶集回来的曾奶奶。看到我们调研小组的“特殊儿女”前来看望她,老人满含热泪,一遍又一遍的道谢。队员们不仅为她带来了一些生活用品,更是为奶奶平日冷清的生活带来了热闹和温馨。
虽然条件艰苦,但曾奶奶却用微笑面对,从不抱怨,“我很好了,生活也好,已经给政府填了太多的麻烦。”这是曾奶奶所讲得最多的话。调研小组的成员们被她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深深触动,也遗憾自己能做的只是杯水车薪。在飞仙洞村,像曾奶奶这样生活条件艰苦的空巢老人很多,调研小组也一一进行了走访慰问,给老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此次走访慰问空巢老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让队员们了解到了基层生活的艰苦,同时也意识到大学生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感。解决空巢老人这样的社会问题,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行动起来,为国家的基层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袁正皎、冉隽帆/供稿)
http://www.dxsbao.com/news/48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