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三下乡|声入人心,非遗传承路在脚下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者:王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个人的关注与欣赏。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的号召,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助力文化传承。“百名团员下乡村,科技赋能非遗+”实践团队来到陕西华阴市,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华阴老腔的世界。

8月17日,实践团前往华阴市双泉村,探索华阴老腔的美妙。双泉村是华阴老腔的传承地,这里拥有浓厚的华阴老腔色彩。实践团与华阴老腔传承人张香玲老师就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作以交流。华阴老腔,是以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板腔体戏曲剧种。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源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相传旧时的陕西、甘肃等地,漕运繁忙,纤夫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并往往伴以船篙敲击的声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性剧种。

华阴老腔的表演需要许多乐器,张香玲老师最擅乐琴,为大家表演了一段高亢,激昂的老腔。老腔具有其浓厚的地域色彩,当地的独特口音为之添加了几分独有的魅力,也为老腔的传承增添了几分困难。而今,当地域性的家族传承退去,老腔的传承人也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华阴老腔一声喊》无疑是2016年春晚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歌手谭维维将黄土高坡上的华音老腔与现代摇滚乐相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演绎展现在舞台上,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博得满堂彩。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也许正是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又一出路。华阴老腔的独特语调声声入心,这份非遗文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

通过此次实践,对非遗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也为文化传承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是每个实践团成员最大的愿望。

http://www.dxsbao.com/news/5142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追寻制造升级踪迹,助力青春科技同行
2022年7月23日,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青春与科技同行”调研实践团在洛阳力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调研活动,参观了众多自动化程度高、升级速度快的制造设备,领悟到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设备…
探易地搬迁,显助民真情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脱贫攻坚战。7月17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府谷县新府山移民搬迁小区进行实地走访调…
调研航空科技企业,了解制造业转型进步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实施,要求中国工业要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
江苏学子三下乡:疫情时代“云服务”深入老年群体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疫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拉不开心与心的距离,“云服务”的方兴未艾更是使疫情工作有了许多方便之处。为响应互联网+开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
“贡献青年智慧,发出青春之声。”—实践团成员在沐川开展理论宣讲
7月25下午,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成员们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开展实践活动,参观沐川县文化之美代表——《乌蒙沐歌》,之后又和当地群众进行交流,讨论文化之美。《乌蒙沐歌》作为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一…
南泰学子三下乡:疫情有距离 时代有温度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下建立数字政府、实现数据共享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秉承“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的课题,在江苏各市各地区进行一系列推行“一网通办”、助力老年人享受“云服…
汉师学子对话老党员:红星闪闪,党心不灭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党史,提高同学们的党性修养,我校开展了闪闪红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今日我们去采访了一位老共产党员——梁志生,他既是我的爷爷,也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他与我讲的最多的是“相信国家…
青苗队三下乡总结
为期一个星期的线上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在准备三下乡的课程和开幕仪式期间,虽然有些劳累,但也收获了许多。当我们在准备“文化交融”这一课程期间,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好的上课体验,提高同学们的上课兴趣…
沐浴盛夏骄阳,助力乡村产业
从天赐地造到匠心培育,由躬耕田间到扬名内外,平凡的农产品包含原汁原味的地域风情,离不开劳苦农民背后的辛苦付出,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号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到基层去,…
三下乡实践心得总结
为期一个星期的线上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在准备三下乡的课程和开幕仪式期间,虽然有些劳累,但也收获了许多。当我们在准备“文化交融”这一课程期间,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好的上课体验,提高同学们的上课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