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走进上里古镇,寻找传统手工编织文化

来源:大学生网报 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龚兴媛

走进上里古镇,寻找传统手工编织文化

上里古镇,历史悠久,初名为“罗绳”,取自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狭之意。古镇建在二水环绕,面向田野小丘,与四周古主、修竹、溪水、古桥相映成趣。7月7日至27日,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新桐小组”实践团队前往上里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老树新芽——传统手工文化传承调研”,该调研活动覆盖文化、教育、扶贫三大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夏令营活动、文艺表演,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为社会贡献川农社工的一份力量。笙竹质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了存储多余的粮食,便开始寻找器皿来当作储存工具。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发展迅速,竹编工艺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进一步紧密结合,上至送往京城皇亲国戚的“贡品”,下到寻常百姓的家常生活用品,比比皆是。据清代康熙年间《东阳县志》记载:“笙竹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但在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存在于少数老一辈匠人的手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我开始竹编有50多年了,当我还是一个小娃娃的时候,就跟着我爹开始学竹编。以前还有人买我的竹编,现在没得好多人来买,我也没得啥子生活来源,都好几年没编来卖了,都自己用,主要是靠在古镇卖棉花糖为生。”说话的这位老人是此次夏令营的竹编教学老师,他是一位孤寡老人,孤身一人居住在农村老家,曾经的他靠着竹编手艺勉强生活,但随着古镇旅游经济的发展,这种效率底下的手工编织已经被淘汰了,老人也失去了生活来源。在诚挚邀请下,老人愿意前来教授孩子们竹编。

收好工具,背上背篓,捡走地上的竹条,倒掉喝了半杯的茶水,杨爷爷准备走了。在前几分钟的时间里,爷爷一直忙着帮小孩们完善竹编,几根简单的竹条,在他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上下穿梭间,尽显生命的智慧。竹条承载的是手艺千年沿袭的魅力,老人弯曲的背脊隐藏着岁月侵蚀下不屈的灵魂。老辈人以微薄的力量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竹编文化课堂因为老人的存在,显得独具意义。一把镊子、一个背篓、一位老人,文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得以传承。

传承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爷爷,这个怎么编啊?我弄不好啊”小朋友拿着自己手里的竹编跑到爷爷面前。嘴上一边嘟囔着,脑袋一边随着爷爷的手一起晃动。在小朋友期待的目光下,爷爷放慢了速度,犹如慢动作回放一般,耐心教导小朋友学习竹编。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竹编这种记忆只存在他们父辈的回忆之中,遥远得宛如天边遥远的星辰。开展传统手工夏令营文化,以系统化的方式教授小朋友竹编技艺,加深小朋友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将老人的智慧传递给年轻一辈,架构起新老两辈交流的桥梁。

“我学会了编筲箕和竹篮”“我会编咩咩羊啊,姐姐”……诸如此类的话语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短短八天的夏令营,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玩耍的快乐,更多的是对于自己家乡传统手工编织文化的认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从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去。

“竹林深处有人家,南山竹海鸡鸣村。”当传统文化渐渐成为人们儿时的回忆,渐渐成为老屋中尘封的物件,竹林深处的艺术却熠熠生辉。

作者:龚兴媛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

2017年7月26日

http://www.dxsbao.com/news/517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参与语文学科节活动举办

4月11日15:40,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于科技楼327举行语文学科节对联比赛。此次比赛以“对联里的郡园建筑”为主题,全校各班均派3名代表参赛。比赛分为两个环节。在第一环节,学生依据老师分发的…… 彭丽璇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立鸿鹄之志,青年当自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举办第十八届“自强之

为响应时代要求,做有为青年,做自强青年,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于2024年10月27日19:00在景德楼中栋110和209举办第十八届自强之星演讲比赛初赛选拔,两院采取分院选拔形…… 彭丽璇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动漫为鉴,知彼此之形——湖南师范大学鸣晓支教队开展趣味漫画课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生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手机的使用更是让人们沉浸在虚拟世界,时常使人们很难慢下来,深入现实世界,认真观察周边的亲人与朋友的变化,而绘画有趣…… 彭丽璇 黄灵静 李星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两亲性树状分子:从实验室到 “生态战场“ 的绿色革命

1.技术揭秘:纳米级自组装的神奇力量两亲性树状分子C18-8A由疏水烷基链和亲水肽树枝组成,形成了直径在10-20nm的核壳胶束。这种独…

2023级人力班开展“银龄焕新,拂尘暖心”志愿活动

4月12日上午,由商学院23级人力班组织的志愿活动“银龄焕新,拂尘暖心”在西子湖畔沃府小区开展。青志协小组长尉俊芝为此次活…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征兵政策专题解读会暨工作部署会

为扎实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深化辅导员队伍对征兵政策体系的专业化认知,4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会议室召开征兵政策…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及公共外语教研室共同举办师德师风

为激励教师秉持教育初心,提升师德修养,4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教2-402联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以“感恩,无悔…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 志愿活动落幕,青春力量融入社区

本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圆满收官。此活动吸引了大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志愿者踊跃…

最新发布

投石问路,共筑中国梦
为了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认真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学生,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国梦努力奋斗,华北水利水电大 …
心系教育 椿树花开—心翼支教队在行动
7月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心圆心翼支教队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椿树沟村,进行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此次支教活动旨在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下午四点,支教队队员到达了目的地,当地居民对支教队的 …
父母是托起孩子成长的巨人
2017年7月26,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并主办,贵州威宁教育局与为乐公益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加油!乡村夏令营”已经进行到了第五天,在夏令营活动中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燃梦team的志愿者们发现了一对内向,沉默的姐弟, …
“向馨葵”服务队下乡实践顺利收官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三下乡”队伍——“向馨葵”服务队在揭阳市惠来县东陇镇古巷村慈云小学举办的义教活动顺利进行到最后一天。为了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检测孩子近期的学习成果,该队伍开设了“趣味运动会”课程。通过分组进行游戏,以及抢答和场景模拟操作的方式,…
“绿野寻踪”实践团走访青州花卉市场
2017年7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桥牌协会“绿野寻踪”实践团继续走访山东潍坊青州市乃至全国最大的盆花交易市场,这里为潍坊的花卉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伊始,队员们向花卉市场的主管人询问此处的花卉产 …
广医学子兴趣教学 惠来孩子寄乐于学
近日,继寄生虫与生活急救误区科普知识等课程的开展后,广东医科大学“向馨葵”服务队在揭阳市惠来县东陇镇古巷慈云小学义教中增设了兴趣班教学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新体验。…
三下乡 山东建筑大学志愿者为学生开展作文课
7月26日,由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组织的赴菏泽曹县李集村筑梦扶贫实践团队为当地孩子开展作文课。 …
青春电力 心系环境
2017年7月2日“青春电力行”国情社情考察团来到了郑东新区热电厂附近的几个村镇,就热电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做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关于电厂的污水问题我们来到了东风渠郑东新区热电厂附近流域进行采样观察。水质是 …
电厂实践,发现新知
为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我们在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来到郑东新区热电厂进行实践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热电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能源使用。热电分产对能源使用很不合理:一方面热功 …
电网稳定在于我们
电力在我们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而作为电气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学习电力系统相关知识。实践学习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环节,所以我们在此次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