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查阅了一些文章后,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有关网络对大学生及其思想教育的影响问题,在很多期刊、杂志及网络上有很多论述,综合起来有以下观点:第一网络有利于大学生新观念、新意识的形成;第二网络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大提高,网络丰富思想教育的素材;第三网络能为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第四网络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五网络传播诱发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突;第六网络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等等。总而言之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但在利用网络的工程中,不得不提及“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方面来看,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我认为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偶发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并篡改重要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而我们能尽量规避的就是人为因素影响的网络安全问题。 一些机构和部门在得益于网络加快业务运作的同时,其上网的数据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和破坏。攻击者不仅可以窃听网络上的信息,窃取用户的口令、数据库的信息;还可以篡改数据库内容,伪造用户身份,否认自己的签名。更有甚者,他们删除数据库内容,摧毁网络节点,释放计算机病毒等等。这些都使数据的安全性和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还有就是关于自身信息和隐私被泄露的问题。我们在平时使用网络时可以更加小心谨慎一点。一、使用社交工具要留意,要尽量避免个人信息的标注,在QQ空间、朋友圈、微博等平台晒照片一定要遮挡关键信息。二、不用不正规的网站或APP,不要随意填写调查问卷或者投票,谨慎选择点击免不明链接或不是HTTPS开头的网站等等。三、安装手机软件时,慎重选择“允许”。尽量不要把手机软件设置为自动登录,每次登录都应设置密码;密码定期要更换,安全系数要高,不要用简单的数字组合。四、谨慎使用公共电脑及公共WiFi。如今,数据正成为数字化世界中的强大经济引擎。这时如何确保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尤其涉及到敏感的隐私信息,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挑战。可以说,一旦做好了个人数据的防护,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数据泄露的危害,还能够大幅消除用户对于个人隐私泄露的疑虑。
http://www.dxsbao.com/news/5254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