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寻革命老兵足迹,传承革命精神,7月2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之建军旅述团队来到了十堰市君合养老院,在这里团队有幸采访到了当初曾参加抗美援朝后从事教育事业的老人单思良。
通过和老人交谈,团队成员了解到老人现在已经91岁高龄,老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专家,著成《二汽教育》、《通史三字经》、《奇书四卷》等书刊杂志。一直到现在,爷爷还在撰写自己的读物,虽然眼睛不太好了,但是老人仍然每天坚持写作,还给自己规定任务,据老人说自己的作品近期即将完篇。当队员们问老人为什么年龄这么大了还要坚持写作,老人意味深长的说道:我想通过自己的力量,通过写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而不仅仅是活在一个自己才能看得到的世界里。
作为一名已经有60多年教龄的资深教授,在老人的信仰中,教书首先教的是做人,而后才是做学问,这个理念在老人的教书生涯中一直在恪守。老人在队员们面前回忆道,曾经他对一次来上课的干部们说了这样一番话:在课堂,没有贵贱之分,大家是一起来共同学习的。一个人如果想管理好别人就需要先用自己领导别人的方式领导好自己。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其中含有的哲理却让听课的干部们深思良久。
因为教书,老人对《四书》《五经》《易经》等经学格外的感兴趣。在平时的闲暇时间里,老人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在2004年非典期间他和北京中文系教授张志春同志一起撰写的《奇门循甲》登上了《国际易经》周刊。他将《易经》里面的原理运用于现在生活的当中,早在2003年十月份开始他就发现了非典的发端、病毒运行轨迹以及停止时间。但是在当时他的一家之谈得不到关注,在2004年非典爆发之际他的猜测得到了证实,但是他一直保持着低调的生活。
老人告诉队员们,当一个人慢慢成长了就会知道,一个人要学会包容别人,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说出了老人一生的领悟。
http://www.dxsbao.com/news/527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