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记忆,传承大工情怀
——采访张城老师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学部赴辽宁省大连市“红色印记寻访团”暑假实践团队社会实践纪实
大连理工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共产党亲手创立,在成立之初就与新中国在崇高理想、科学精神和价值理念上具有深度融合与共鸣,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因。这是大工的光荣和特色,是一代代大工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根基,是大工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这次我们采访的张城老师就是这份情怀的传承者之一。
2017年7月26日一大早,一小队人就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这次采访的地点——张城老师家。虽然起得很早,但每个人都打起了百分之一百二的精神,一路上都在为采访做准备,毕竟还是有一点点激动,张城老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虽然路上出现了一点小插曲,但最后还是找到了张城老师的家。值得一提的是,张城老师的妻子怕我们找不到,特意到楼下接我们,这一点让我们非常感动。
见到张城老师,一身家居休闲装,很高,有一些偏瘦,眼睛很小,但说话和蔼可亲,与我们讲话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在采访过程中,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许多他年轻时的经历,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让我们对择业有了一些认识。
——响应号召,投身在船舶
老师从小在海边长大,经常看到大船下水,渐渐产生了向往,于是在报考的是后就填了大连理工大学的船舶系。专业调整之后,老师被调到了内燃机班,此后,就一直与内燃机打交道。谈到学习的时候,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少了太多学习的动力,与初中、高中的学习状态根本没办法比。在他们那个年代,大学可不像现在的大学这样自由。首先,那时还生活在一个艰苦的年代,在学校都是凭粮票吃饭,男同学还都吃不饱。每个家庭的条件也不允许。再一个,学校要求比较严。我们的学习吧,我感觉就跟小学,中学都抓的很紧,我那时候大学学习不亚于现在初中高中那种严,也是一种自觉,当时都比较积极。我们是工学院培养的最听党的话的一代,我们那时候听话,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是那个时代的烙印。
一个时代的烙印,这便是大工的红色的基因吧!学习向来马虎不得,“差不多”就是“不及格”。大学是最幸福的,老师说的时候,脸上是着笑容的。应该是非常喜欢那时的时光吧。
(与我们谈话时的张城老师)
——报效祖国,坚守在岗位
老师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文革,不得不去农场工作,这一段记忆很多人可能都不愿回忆,但老师说的时候还是很冷静的。老师还是乐意接受这个决定的,那个时候确实有些东西是要到农场里才能学到的。当时有一个口号:工人再教育。大家都是愿意的。文革后,老师接受分配,进入工厂工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文革后,有一部分人又回到学校,但老师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在谈到择业的时候,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的选择自己能够就业的岗位,我们那时候是干一行爱一行。实际上行行出状元,我们应该在一个地方脚踏实地的干下去再求发展。任何工作岗位都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得到重视。有一项工作就先做好,做好准备,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踏实在一个岗位上干好,一样能有不错的成绩,这就是大工的优良传统,现在太多人对工作挑来挑去,结果什么也没有,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素养。
——功成身退,蜕变在灵魂
老师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给了发动机,退休之后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老师对文学依旧留有热情。报了一个中国通识班,学习中国历史,平时还爱看《百家讲坛》。刚见面的时候,老师还准备了一首诗介绍老师的一生的梗概。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师这几年也去了很多地方,云南,新疆,内蒙都有老师的足迹,今年还去了澳大利亚。
除此之外,老师还在家里弄了一个小菜园,平时养花、种菜,好不惬意!
(图为老师和妻子在澳大利亚的照片)
最后老师给了我们一句寄语,希望我们将来成为中国梦的创造者。从老师的采访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特别是在择业方面,我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我们与张城老师的合照)
http://www.dxsbao.com/news/528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