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马鞍山6月28日电(通讯员 胡元坤)2023年6月28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回望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路线”实践队达到南京中山陵展开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红色地区参观调研之旅。
清晨,实践队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踏入著名革命纪念地——南京中山陵。陵园内肃穆庄重,自然和谐,富于浓重的人文历史气息。伴随着参观的深入,实践队员们对孙中山先生的生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学习感悟了孙中山先生一心为国,无私于物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为中山陵前的巨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元坤 供图
在中山陵的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瞻仰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容,参观了展厅中关于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的展品。队员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心怀敬意和感恩之情,誓言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图为队员们前往实践地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童 供图
孙中山先生的祭堂是一个神圣而庄严的地方,进入祭堂前队员要认真观看祭堂行为准则与要求,表达后辈对孙中山先生的尊敬。
图为队员们了解相关地点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元坤 供图
当队员们来到中山陵石碑面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陵墓的气势,愈加凸显出来。看着石碑上历史的痕迹,队员们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当时那个风雨漂泊的年代,于民国18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安放于此,就从这一天起,这个地方不再平凡而成了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地方。看着门楣上的民生,民权,民生的横额,那是孙中山先生一辈子都在追求的革命理想,每个队员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更进一分。
图为孙中山先生石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华强 供图
祭堂位于临秦顶部,队员们要从博爱坊攀登到祭坛,队员们走在这漫长无边的石阶上,想到了它的意义,时间共有392级8个平台。392级象征当时全国3亿9千200万人,当队员们想起了它的意义,原本艰难的攀登也变得不再那么艰难,每个队员们的心中都燃起了熊熊烈火,想将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台阶设计巧妙,队员们由上向下仰视,只见台阶而不见平台,但当队员们从上向下俯视,只见平台而不见台阶。国父的雕像就端坐在大殿,正中央注视着台阶上前来谒陵的人们,队员们感到国父的形象威严可敬。
图为中山陵的三级台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文云 供图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一名救中华民族命运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当代青年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青春才会绚丽多彩。
当队员们一步一步走遍了整个中山陵,途中不禁想起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幼年读书,接受新式教育。青年学医,由医人而至医国。他欲为民众求得新兴变革,为国家求得一丝生机,而又认识到清王朝的腐朽,封建官僚的无能,思想上有了彻底的转变。1894年11月24日,不过年仅28岁的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他决心“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明确的提出要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由一名改良主义者而走向了民主主义者。虽然孙中山先生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打击压迫下,几度陷入困境,但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革命盟友,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最终民主革命的胜利埋下了火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而与世长辞,留下了那句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践行他的“天下为公”的信仰,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为完成革命实,现民主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功业泽被后人,他的理念流传四海,他的精神长存百世,队员们都被深深的震撼了。
图为队员们最后在实践起点合照纪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华强 供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15年11月8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决议,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如今,当代的大学生们从革命先辈那里接来红色的火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延续红色基因,将前人所遗留并为之奋斗奉献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http://www.dxsbao.com/news/5792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