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中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研究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作者:陈帅鹏

中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研究

-----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理论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所谓“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即指劳动力供给曲线在既定工资水平下具有无限弹性。“既定工资”即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维持生活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而“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我们面临的“拐点”更多的是指“初级劳动力”领域。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国家统计局5月12日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即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数据表明,在我国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的同时,农民工总量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增加较多。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专项调查处处长阳俊雄分析,近年农民工总量增长有两个特点:一是本地农民工增长无论数量还是速度都快于外出农民工,2013年本地农民工增加359万人,增长3.6%,分别比外出农民工多85万人和高1.9个百分点,就地就近转移成为新特点;二是农民工总量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2011年、2012年、2013年增速分别比上年下降1.0、0.5和1.5个百分点。这两个特点,一方面表明,随着国家加大中西部发展支持力度,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速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另一方面说明,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峰值的到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也即将面临拐点。

有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峰值的到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也即将面临拐点。有人赞同,近年来各地“用工荒”已渐成常态,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劳动力无限供给、依靠“人口红利”带动经济增长的时代结束了;也有人持保留态度,仅从“用工荒”现象就判断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拐点出现,还为时尚早,劳动力总体上依然供大于求,这种短缺只是结构性失衡。

三、“刘易斯拐点”逼近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拐点逼近有利有弊。短期看,似乎利大。因为在劳动力增量受限的情况下,对存量劳动力的竞争势必会加剧,有些企业可能会用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等的方式来吸引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过去为了拿到相对“高薪”,农民工可能要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如今有可能工作好、收入高兼而得之。数据显示,近几年工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2013年农民工月收入达到2609元,延续了逐年上涨的态势。

长期看,似乎弊多。随着劳动力供给拐点即将出现的预期逐渐增强,有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引入机器、转型升级等方式来替代劳动力或减少低技能劳动力的使用。这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实用技能不强,只能实现低端就业。可喜的是,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正在加强,农民工素质逐渐提高。2013年,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各年龄段中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就业能力增强了,就业机会将显著增加。

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或早或晚,这个拐点终将会来。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保证农民持续增加收入,我们都需要早做打算。从近期来看,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激励,保持转移速度,是延缓人口红利的关键之举。

http://www.dxsbao.com/news/581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胡荣教授主讲福州大学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规划引航,行动筑梦” ——人文学院举办就业宣讲会

为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升学与就业竞争力,人文学院于3月20日在人文学院402教室举办就业规划宣讲会。本次宣讲特邀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团队,围绕考研、留学、就业三大板块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赴同济大学调研交流

3月20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玮、院长吴慧娟一行9人赴同济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化校际合作,共谋新文科建设发展新路径。院领导先后走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最新发布

物联网对温室大棚的作用
物联网对温室大棚的作用-------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 …
有机肥料的基本作用
有机肥料的基本作用-----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一、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有机肥料富含作物生长所需养分,能源源不断地供给作物生长。除矿质养分以外,有机质在土壤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作为作物 …
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前景
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前景-----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人们对食品的关注也不断增加,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健康有益的食品也不进入人们的眼球。本文在清晰介绍有机农业发展的基 …
智能灌溉和自动化浇灌
智能灌溉和自动化浇灌-----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目前所谓的自动灌溉系统是由控制器、电磁阀和喷头组成。其中:控制器相当于一个时间继电器,能够设定不同的启动时间。电磁阀的作用是关闭和开启 …
关于葡萄作物嫁接方法的简介
关于葡萄作物嫁接方法的简介-----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对一些品质不好或不适应市场的葡萄品种,可采用高枝嫁接的办法换上一些品质优良的大粒型葡萄品种,如藤稔、紫玉黑提等等;嫁接方法简便、成 …
关于我国耕地现在面临的问题
关于我国耕地现在面临的问题----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土地压力十分巨大。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粮食必然要保障自给,耕地问题是关系 …
果业生态园
果业生态园 ------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灵宝市信达果业有限公司是灵宝市果品产业结构的龙头企业,公司集优良品种引进试验与示范,设施果树栽培相关技术研究,并组织广大农户 …
果园林间空地综合利用解析
果园林间空地综合利用解析 ------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果园树间空间大,通风、光照良好,充分利用果树行间空地,进行种植、养殖,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 ----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 …
中国农业未来走势分析
中国农业未来走势分析-----电力学院“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中国农业未来走势是什么我们有一个判断中国农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加速转型期。为什么会转型,其它国家怎么转,人家走的什么路径,我们中国什么情况,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