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到来,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中华文化,实现文化交流。近日,广东海洋大学“研之有义队”来到海南省三亚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寻求“一带一路”背景下三亚疍家特色文化的保护方法。
初访疍家文化陈列馆 探寻疍家特色文化
7月8日,广东海洋大学“研之有义队”来到三亚天涯区南边海新渔村疍家文化陈列馆,与陈列馆馆长郑石喜就陈列馆和疍家文化的相关情况展开交谈。
在陈列馆馆长的热心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陈列馆的八大展区,有幸见到三亚疍家文化传承人张发结、陈水蓬等人,并听其演唱了《哥妹双双渡银河》、《十二种花》、《十八双送》、《三亚有个小渔村》等颇具代表性的咸水歌。
调研队员就如何保护三亚疍家文化以及如何借助“一带一路”政策传承发展疍家特色文化采访了郑石喜,他表示,疍家文化发展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宣传不到位,缺少系统有效多样的疍家文化传播手段;二是疍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没有被深入挖掘,来形成一个文化品牌。
图为馆长介绍疍家文化
图为陈列馆渔船模型
图为采访馆长
图为馆长赠书并合影留念
“咸水歌是疍家人珍贵的回忆”
广东海洋大学“研之有义队”邀请到三亚疍家咸水歌乐队,在三亚文化广场举行咸水歌歌会,并在新浪微博“研之有义”进行现场直播。
7月9日18时许,咸水歌歌会正式开始。疍民们一个个精心打扮,穿上疍家特色服饰,笑容满面地出现在舞台上,先后演唱了《疍家歌谣》、《拿起橹来把歌唱》、《水路情长》、《疍家婚礼》等六首具有代表性的咸水歌,引起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谈及疍家文化之魂——咸水歌,乐队骨干梁姐说:“咸水歌记录着疍家人祖辈生活的点点滴滴,饱含疍家人的情感,这个疍家人来说是珍贵的回忆。”她表示,咸水歌的发展目前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表演机会少,缺乏舞台经验;二是咸水歌本身缺少固定的乐谱和曲调,靠的是口耳相传,难以准确传播;三是国家、大众对其重视度不够,缺乏文化认同感。
图为表演节目单
图为疍家婚礼
图为歌会大合照
“一定要保护好疍家特色文化”
7月10日,“研之有义队”来到咸水歌歌会创始人兼歌手郭亚清老师家里进行了专访。
“我们疍家人以前地位极其低下,处处受歧视,不允许与岸上人通婚、文化水平低又没有读书场所。”郭亚清解释说,面对疍家文化的逐渐消亡,他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力度保护好疍家特色文化。他认为,疍家文化保护要紧跟“一带一路”的时代步伐,把疍家文化作为一个品牌推广出去,打响疍家文化的旗号。“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要把疍家人的灵魂——咸水歌传承给下一代,保护好疍家人的“根”。”郭亚清表达了自身对于咸水歌文化继承的希冀。
图为采访郭亚清
图为郭亚清展示的部分获奖证书
“疍家文化一代不如一代”
7月11日,广东海洋大学“研之有义队”来到三亚南海社区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疍家文化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呀!以前我们在水上生活,风里来,雨里去,现如今,特别是上岸之后,很多年轻一代对疍家文化传统闻所未闻,甚至有一些不知道自己是疍家人。”谈到疍家文化,一位参与问卷调查的老伯感慨说。
图为采访居民、工作人员
“疍家文化现状令人堪忧”
7月13日,广东海洋大学“研之有义队”来到海南三亚崖州中心渔港、丝路之塔开展“一带一路”下疍家特色文化研究与保护的调研活动。在对渔港商户、崖城居民等人的采访调研过程中,队员发现疍家文化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人对疍家特色文化知之甚少。“这里很多疍家人对他们自身的疍家文化并不了解,在这里这么长时间,我几乎没有听说过疍家文化,它的现状令人堪忧呐!”一位受访叔叔感慨地说。
图为采访渔港商户、店家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此番走访调研,疍家文化的独特魅力、疍家人的质朴真诚在大家心里烙上深深的印记,相信彼此都难以忘怀。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寻求疍家文化的保护方法等后续工作,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http://www.dxsbao.com/news/626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