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河南省博物院之贾湖骨笛

河南省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甲骨文和周易的发祥地殷都安阳、商都郑州等四大古都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商丘、浚县尽在其中,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地位,同时将她和丝绸之路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2017年7月1日,借助这个机会,很有幸得以一览她的风采与韵味。畅游其中,一件件国之瑰宝呈现在我们眼前,其中就有那么几件,无时无刻不在透漏着河南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其中之一便是贾湖骨笛。8000年前的器物,河南舞阳贾湖出土。如果不说,你一定会把它当作在乐器商店里正在出售的一支普通竹笛,但它却是用一只仙鹤的腿骨制成的“骨笛”,时间是在8000年以前,当时出土了15支,每支上面开有七、八个小孔,演奏时竖吹如萧,能完整地吹出五声音阶并且已经具备七声音阶结构,发音准确、音质良好、旋律悠扬。贾湖骨笛的意义在于,它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它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管乐器的鼻祖,改写了世界音乐发展史。


http://www.dxsbao.com/news/628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303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张靖瑜)为学习贯彻关于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涵,深刻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伟力,4月15日上午,外国语学院2303团支…… 2303 华中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学习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外院2303团支部三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张靖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团支部成员了解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外国语学院2303团支部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为主…… 2303 华中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践行志愿勇向前 先锋担当谱新篇:外院2303团支部十一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张靖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传承和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11月19日上午,外国语学院2303团支部于3306教室举办以“践行志愿勇向前…… 2303 2303团支部查看全文 >>

维护团结统一 共画民族同心圆:外院2303团支部十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张靖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0月24日…… 2303 华中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居然在课堂上开party?华师这样子的创新课堂你见过吗?

为搭建连接“LOGIC”与“LOVE”之间的桥梁,将逻辑学的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相结合,延续课堂本身逻辑学的主题及同学们爱的思考,6月3日下午,逻辑学导论3号课堂授课教师宋荣及…… 2303 外部2303团支部查看全文 >>

共话五千年 传承根与魂:外院2303团支部六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张靖瑜)时值端午佳节,为全面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外国语学院2303团支部积极开展以“共话五千年,传承根与魂”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 2303 外院2303团支部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外国语学院2403团支部四月主题团日活动: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

外院2403团支部四月主题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春挺膺(通讯员徐爽)值此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引导团支部成员增强国家…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303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张靖瑜)为学习贯彻关于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涵,深刻认…

我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优秀作品分享会

为全面提升学生在学术创新、实践应用与成果展示等领域的多维素养,系统地提升同学们在策划书写、团队协作和项目打造等竞赛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最新发布

用双手去拼出自己的梦想
 拼图,是古老的游戏艺术拼图。游戏是广受欢迎的一种智力游戏,它的变化多端,难度不一,让人百玩不厌。个性化的拼图,拼凑的不仅仅是一张照片,而是一个故事,一段回忆,一缕温情。每一片的单片都有它自己的位 …
在河南省博物院中寻找丝绸之路的意义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发展在隋唐,蓬勃于宋朝,没落于明清,是一条能够见证我国兴衰成败的历史之路。然而丝绸之路的文化细水流长,经过几百年的文化积淀,近几年又在我国繁荣兴起,这就是著名的 “一带一路”。 …
历史文物之彩陶双联壶
河南省博物院馆藏文物达13万件之多,其中仅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5000多件,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和玉器最具特色,是中国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镇馆之宝和传世馆藏享誉世界。参观过程中,一 …
丝绸之路的历史及现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响应。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文化的吸引。2017年7月1日,我和社会实践对的同学一块参 …
实施三维数字技术工程 应用前景广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文化中原行实践队一行人来到龙门石窟,了解石窟利用三维技术保护的工程概况,三维数字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以三维数据储存和保存龙门石窟信息,在档案建设、考古测绘、文物保 …
新丝绸之路下中原物流产业的发展
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概念迄今已有4年之久,相继有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 …
丝绸之路在河南博物院里历史重现
2017年7月1日,我们丝路中原物流产业建设调查团来到河南省博物院,前来考究丝绸的起源、发展、兴起与衰落。在一排排有序排列的文物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能感受到丝绸之路给我们国 …
暑期实践第一站——河南省博物院
2017年7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的一带一路-河南在行动考察队正式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早上9:00我们准时到达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的河南省博物院,主体展馆位于院区中央,呈金字塔形,后为文物库房,四隅 …
千年丝路的厚重底蕴
两千多年前,一对人马从首都长安(今西安)出发,踏上了出使之路,谁都未曾想到,就是这一次的戴命出使,为未来两千多年的丝路文化开创了先河。丝绸之路,分为陆路和海陆两部分。陆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 …
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政策号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文化中原行实践队去龙门石窟
在集合完毕之后,于中午一点左右,一行人身穿醒目的蓝色短袖、意气风发地前往龙门石窟。到了以后,活动正式开始,同学们一边游玩,一边对游客的梦想进行采访与收集。活动期间,一个慈祥的大叔在小小的便利贴上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