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浅析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

来源:山东管理学院 作者:王培俭 冯静雪

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一、大河文化及其特点

(一) 河流不仅产生生命,也孕育和产生人类文化。大江大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先民无论是从事采集、农耕、养殖,还是狩猎、畜牧,都能在河流旁获得适合的场所。充足的水源使人们可以聚居,形成聚落,慢慢地形成村镇、城市、国家;人多了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文化,文明便由此萌芽。河流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水源和物资,还是人类迁徙的主要通道。所以,人类社会文明源起于河流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积淀河流文化,河流文化生命推动社会发展。在探索文明的源流时谁也不能无视河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类文明之初,往往是决定性的,无可替代的;其中又以依托水量大、流程长、流域广的大江大河而形成的河流文明最为显著,人们认知此种文明类型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把其称为“大河文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都孕育过伟大的文明,这些大河文明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

(二)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也可以说是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而农耕文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传承性。这首先是由它生产方式决定的。种子、生产技术、工具制造乃至季节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必须不断传承,而这种生产上的传承需要,后来发展到了对祖先世系记载的认真程度。文字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种传承性。内陆国家的文字,相对于海洋文明来说具有更为稳定和持续特性,常常一脉相传。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安土重迁,因为缺少变化,所以非常容易建立一种稳定恒常的秩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必然出现中央集权。农耕文明呈现渐进式发展,反应在国家制度上也是渐进的。此外,农耕文明因为靠天吃饭,由于对抗大规模自然灾难的需要,所以对权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注重,对能制造各种灾难的自然,也有一种神灵崇拜。把人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下来归根于依靠集体的力量、权威的力量和神灵的力量。而在定居族群中,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生活物资的匮乏,争夺生活物资的事情不时发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公认的准则,有争议也是协商解决;在国家制度形成后,这种观念成为一个国家内人与人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相处的准则。

二、海洋文化及其特点

人们从远古时代起就开始与海洋打交道,创造了与海洋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就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包罗万象,具体说来,海船,航海,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和海洋科学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

(一)从经济上讲,海洋文明是一种对外贸易依赖型的文明,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是这种文明的最重要的经济要求。海洋文明的开放是多方位的,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海外市场的开拓,不但吸收外来人口,又不断向外殖民。人口的流动既改良了人种的素质,又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开放。容忍异质文化和多种文化共存和竞争成了海洋文明开放性的补充。多种文化的共存使每一种文化都随时意识到竞争的存在,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要设法不断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多样性促进了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发展。同时又是由于海洋的保护,使每一个城邦都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而又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优点。

(二)希腊的活力就在于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一个政治实体内部就是容忍个体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它的政治体现就是民主制。在希腊强盛的时期,希腊各城邦也没有形成真正的政治联盟,最多是一种松散的联邦。与大河文明重权威尊神性不同,海洋文明强调自我与理性。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较少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束缚。从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出,在希腊人的眼中,没有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神也是如此。神和人都不是因其已有的地位而是因其事功一无二而受到颂扬。古希腊人能够在各种文明聚集的地中海中崛起,很大程度是靠了这种精神。

三、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一体相连

尽管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具有诸多鲜明的不同之处,但地球之水是一个整体,河流、海洋、湖泊、湿地等各种水体都是水文明的载体,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都是地球文明整体链条中不可缺的链环,且紧紧相扣。以古埃及为例,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生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因此古埃及文明是大河文明。但是海纳百川,尼罗河最终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文明则是最典型的海洋文明。早期人类由尼罗河进入地中海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沿岸各地,再迁往欧洲、亚洲其他地方,古埃及文明很自然地就与周边的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使得在尼罗河下游和地中海沿岸,古埃及、古巴比伦、亚述、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等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璨如群星,令世界其他地方望尘莫及。尼罗河三角洲每年泛滥留下的沃土,不但构成了古埃及文明发源的基础,还因为与地中海相连而一并支撑起绵延数千年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伊斯兰文明。

由此可见,河流文明为海洋文明的载体输送具体的内容,海洋文明的开放性、进取精神赋予河流文明新的内涵和发展外延。

http://www.dxsbao.com/news/655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扬红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近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前往山东省乐陵市张屯中学开展“遵义会议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志愿者们……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务公司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为推动革命精神走进基层一线,提升企业职工的历史认知与思想共鸣,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 李小璇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使命担当 —— 护理学院志愿队前往浙江台州宣讲遵义会议

寒假期间,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浙江省台州市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志愿者们通……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遵义薪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寒假 “返家乡” 遵义会议精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紧扣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契机,深入团队成员各自家乡,开展遵义会议精神主题……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遵义星火照初心 志愿同行担使命——护理学院志愿队创新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2024年12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分队以“宣讲+党日活动”的创新形式,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专题学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生动的历史……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志愿者团队围绕“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这一核心主题……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向党·青春宣讲:护理学院学子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将专业护理服务与红色文化宣讲紧密结合,走进山东省聊城市……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名,赴红色之约——遵义会议精神宣讲进社区

于历史长河的浩渺波澜间,始终有一股力量如熠熠星辰,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此即红色教育所散发的精神光芒。它不仅镌刻着历史的深刻印记,承载着往昔的悠悠岁月,更满怀着对未来的殷切期……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兰州交通大学第十三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知识竞赛成功举办

兰州交通大学第十三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知识竞赛成功举办春意盎然,万象更新。2025年4月10日,由兰州交通大学校团委主办、新能…

弘扬红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近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前往山东省…

最新发布

22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团支部开展“‘袋’走垃圾,文明观景”主题团日活动(
【2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团日活动】为了使身边的环境更加美好,让更多人能看见更美好的世界,让同学们有所收获,增强动手能力,美化环境,让生活中的美景更加美丽。因此12月9日下午一点到六点于碧山社区,22…
读《元素的盛宴》有感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
“海”纳深耕学促知,“洋”帆启碇行致远
一部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这里是中国海军的故乡是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就是中国船政文化城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12月2日,在杨祖荣老师、刘为晨老师、孟凡威学长的带领下,文学院22级汉语言文学(教师教…
寻名家访谈,悟八闽文化
前言为响应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坚持自信自立”的主张,加深支部成员对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术发展史和古籍研究所的了解,增强支部成员对福建文学、文化和闽台、闽海文化的理解,激发支部成员积极向上的奋…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社员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资助育人成效,持续加强学生团队建设,2023年12月3日上午,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中心校区召开第十六届社员大会。团…
山海廉风蕴,八闽正气扬
近来,文学院22级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第一团支部开展了主题为“山海廉风蕴,八闽正气扬”的系列团日立项活动。活动前期,在学院大力支持下,支部成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找寻福建九地市历史名人著作中的廉洁…
尊法学法守法,社会蒸蒸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023年12月11日,由春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春柳司法所承办的…
解码情绪,助力未来--广告2201班主题班会
人生会有高光时刻也会有低谷时刻,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心态,解码自己的情绪。为了促进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助力未来人生发展,广告2201班在2023年12月9日于博学主…
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赞美新时代的中国
在寂静的夜晚,遥望繁星闪烁的天空,那些微小的星星,不仅仅是眼前的个体,更是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它们各自闪耀,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然而,正是这无数的星火,汇聚在一起,形成了那炬巨大的光…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循红色记忆 品伟人故里”范筑先同志纪念馆参观活动
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2月12日,传媒技术学院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范筑先同志纪念馆参观活动。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