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个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的城市。在1937年12月13日大屠杀的那一刻,南京变得瘦弱不堪,它的文化力量难以支撑起它脆弱的身躯。在此刻,你记住这个温婉的南京了吗?这场大屠杀你还能记住吗?“丧钟为你而鸣——记住!南京大屠杀”实践团队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起点,开始了实践旅程。
纪念·逝者如斯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个地方,不愿提起也不愿去往。对于成员们而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实践团早在6月初就与南京市鼓楼区五塘新村社区以及南京晓庄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取得联系,共同商定好时间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图为成员们与晓庄实验小学同学们的合影
还未进入馆内,气氛已然显得压抑,相信没有一个人看到门口的雕塑时心里是没有震动的。一位母亲,手里抱着死去的孩子。她衣衫褴褛,头微仰,像是在哀嚎,又像是在控诉,队员们能够看到她的绝望与愤怒。
踏进纪念馆内,因为成员们都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所以匆匆的走过展览馆,对墙上的文字和图片不忍卒读。还有最惨绝人寰的场景:万人坑——一层层堆积的白骨。你站在那儿,没有什么感受能立刻说的出口,只有透彻和刺骨的平静。
团队的杨立业同学带领着孩子们参观了展览馆后,在展览馆外的和平碑面前对着孩子们说着南京的老故事。在温暖甚至略显刺眼的阳光下,用滚烫的心去触摸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灰黑冰凉的记忆。和我们一起参观的孩子们,他们显然还不能了解其中深意,懵懂稚嫩。
图为杨立业同学在和平碑前的演讲
丧钟为不幸的逝者而鸣,也将为忘记苦难,曾一度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鸣。不要让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作为一个景点而被后人铭记,而是作为一段永不被尘封的历史让后人永记于心。
寻觅·筚路蓝缕
为了更好的宣传和了解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看法,我们进行了为期8天的走访和调查。对南京的各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我们都实地勘察并采访。接受我们采访的有游客,有学生,有教师,还有景区的工作人员等。
顶着如火烈日,无畏突如其来的暴雨,队员们走访的地方有: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中山码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草鞋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渡江胜利纪念碑、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菊花台公园、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八路军驻军办事处纪念馆等。
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队员们发现绝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但是,从对南京大屠杀及纪念活动的了解参与情况看,国人对历史似乎正在慢慢遗忘。
在走访中,菊花台的工作人员张先生这样对成员们说:“南京的变化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从当时的一片废墟到现在的高楼林立、人声鼎沸,南京的历代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中国年轻的一代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的事件,从而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国家举行抗战和“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还远远不够。一个仪式上的沉默与哀悼,只能在大环境、大氛围中给人瞬间的感动,只有通过深入的了解、冷静的思考、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认识个人、国家、时代层面的种种深刻的问题,在一个人内心构筑起信仰、坚定主张。
南京是悲伤的,但南京也是坚强的。
深省·前事不忘
我们到底应该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悲剧中吸取些什么?
就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那句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因为天气的炎热,所以在队员们的共同商议之下,我们决定暂缓实践脚步。8月1日,建军节,我们来到了雨花台区,继续我们的铭记之旅。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我们有幸与来自安徽一所小学的夏令营学生们一起参观,并采访到了带队的曹校长。当我们问道是否会在课堂内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时,曹老师说:“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才是中小学课堂上应该传播的正能量。”
图为实践成员与夏令营的学生们合影
之后的几天我们途径菊花台、总统府等地进行参观学习以及对游客进行采访。在采访中,每当队员们问道:“您对南京大屠杀事件或者对咱们青年朋友们有什么要说的吗?”,我们听到的回答其实都是勿忘历史,珍惜和平,但这短短一句话,我们却能看出大家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对于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的珍惜。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徐行·后事之师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此次征程的每一站都深深刻在了我们的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历史的回顾中,审段视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历史虽然过去了,但历史也被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来,无法回写,然而未来我们可以掌控。希望每一位成员们都可以在此和平环境之下,不断努力奋斗。
南京大屠杀需要被我们记住。
我们也需要记住南京大屠杀。
http://www.dxsbao.com/news/663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