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来源: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杨寒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绣”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汉绣品牌文化的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汉绣源远流长,代代传承。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汉绣这一传统工艺面临着市场认知度不足、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汉绣文化,武汉东湖学院学子积极行动起来。

首先,他们通过深入学习汉绣的历史渊源和技艺精髓,加强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审美和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他们不仅在设计上融入了更多时尚元素,还尝试将汉绣运用到不同领域,如服装、家居等,拓展了汉绣的应用范围。

其次,为了提升汉绣的品牌影响力,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绣”创新实践队成员杨寒还积极打造汉绣专属IP。通过设计独特的标识、包装和宣传策略,使汉绣更具辨识度和吸引力。同时,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推广汉绣文化,扩大汉绣的影响范围,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最后,为了促进多元销售,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绣”创新实践队队长谢张怡悦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的销售活动。他们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汉绣产品专区,拓展销售渠道;同时也参与各类展会和市集,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增加产品曝光度。这种多元销售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汉绣产品的销售量,也为汉绣品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绣”创新实践队同学的努力与创新,汉绣这一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的助力不仅推动了汉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中华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树立了典范。让我们共同期待,汉绣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出绚丽的光芒,为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http://www.dxsbao.com/news/6730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科普行,电气学子点亮科学之光

青春科普行,电气学子点亮科学之光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大帅大帅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秉承百年党魂,赓续红色血脉”调研团采访老红军王相贞
秉承百年党魂,赓续红色血脉,关键是继往开来。继往为开来提供依托,做好红色溯源工作才能为红色基因的传递提供滋养。红色博物馆与纪念馆作为血色往事的载体,是追本溯源的可靠资源。而被视为“活的红色博物…
“秉承百年党魂,赓续红色血脉”调研团顺利完成多地调研与宣讲
“秉承百年党魂,赓续红色文化”调研团顺利完成多地调研与宣讲“秉承百年党魂,赓续红色血脉”调研宣讲团成立于2022年10月,在历经两年的磨炼后,团队决定在原有基础上继续传承发扬红色精神,同时创新拓展新模…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计算机学院学子赴安庆市迎江区展开基层政务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学子赴安庆市迎江区展开基层政务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
热血报国,青春无悔|怀化学院举行2024年春季应征入伍 大学生欢送会
青春正当时,逐梦向军营。3月12日上午9点,我校在宽也楼1014会议室举行2024年春季应征入伍大学生欢送会。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武装部部长肖韬,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武装部副部长罗晓莉,商学…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调研队10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探访高密泥塑村,共筑乡村振兴路中国青年网聊城1月16日电(通讯员王天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调研队9
踏入非遗泥塑之故乡,追寻乡村振兴之路径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6日电(通讯员吴静雯)“十四五”文化与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完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放眼当下,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调研队8
【经济学院】非遗促发展,我们在行动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深深吸引着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23-2024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步入大学的第一个社会…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调研队7
踏聂家庄之旅,感非遗新活力参加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一直期待的事,所以我毫不犹豫的加入寄道非遗,泥韵乡采社会实践队。这次的聂家庄之旅,不仅是与“泥”的赴约,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我…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调研队6
一种无声的讲述,一份内心的交流泥塑泥雕玉琢成,形神合一艺无穷。寒假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村。这看似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情感…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调研队:5
非遗文化得传承,乡村振兴谋发展在2024年的寒假,我很荣幸加入了经济学院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其他队员一起完成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调研工作,我们不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